第07版:南水北调中线段大型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示范区 山水映新城
美丽示范排头兵,生态宜居耀中原
水系工程主战场,水润绿绕新家园
一城一区一改造,六项工作铸辉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示范排头兵,生态宜居耀中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引黄入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范区苏家作南生产公路桥。
  龙源湖远眺。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示范区,示范区今年年初以来开展了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规范化、精细化“六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示范区创建行动。目前,美丽示范区建设不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建立健全了环卫清洁长效机制。

  城乡净化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保洁相结合。示范区在发动全区上下集中对辖区范围内所有道路、沟渠、房前屋后等陈年垃圾、污水粪坑等进行集中清理,确保乡村环境短期内大变样。同时,各乡镇(街道)和村建立了“四有一落实”制度,即有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有一整套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照每1000人有2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保洁队伍,有垃圾筐、垃圾车、垃圾掩埋坑等基础环卫设施,落实保洁员经费,采取村里出一点、乡镇(街道)拿一点、区里补一点的办法,筹集保洁人员经费,确保卫生保洁常态化。

  城乡绿化坚持改善生态与打造景观相结合。示范区重点抓好辖区主要干道、引黄入焦干渠、沙河、蒋沟河等重点区域绿化;各乡镇(街道)对辖区主要干道和重点区域进行绿化,引导家户栽花种草,改善居住环境;区直各单位和驻区单位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做好单位院落绿化工作,形成独特景观。

  城市美化坚持规范统一与提升档次相结合。示范区规范户外广告,统一墙体设计,严格执法监管,杜绝主要道路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形成整齐、规范、美观的城市形象;各乡镇(街道)抓好机关所在地门前广告、户外广告、乱贴乱画等现象整治,打造美观环境,抓好辖区内墙体广告、景观围墙美化工作;区内各企业对其围墙进行粉刷美化,树立企业形象。

  城市亮化坚持街景亮化与高层亮化相结合。大力实施亮化工程,住建、电力等部门抓好干道路灯亮化,住宅小区、驻区单位等抓好高层建筑亮化,各企业做好企业内部亮化工作,形成了以路灯为主体、高层建筑亮化为辅助、公园游园亮化为点缀的亮化格局。

  城市管理坚持日常管护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对城区范围内的人行道花砖、道路坑槽、垃圾桶摆放、车辆停放、交通标识等,做到及时修补、及时清洗、及时纠正、及时维护,时时刻刻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在细节处体现城市之美。

  如今,美丽示范区建设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而是一个“火车头”,后面跟着“经济发展车厢”“精神文明车厢”“城、村、校企联动车厢”“特色产业、特色文化车厢”……美丽示范区创建涌现出了一系列特色产业村和文化村,正在逐步形成“一村一景”。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我们要高度关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民生问题,加大财政对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住房安居等一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民众在美丽示范区进程中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郑秋红说。

  “美了,家园变美了!和谐了,社会变和谐了!”这是示范区群众发出的感叹。让百姓生活在山水间,让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逐步变得触手可及,美丽示范区、山水新城区正向我们走来!

  文/本报记者 郭树勋

  图/本报记者 赵耀东 王正义

  见习记者 李政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