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00多种常用药品“零利润”,27万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50多名社区医务人员上门服务……如今,无论走进山阳区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崭新的面貌都会让你眼前一亮,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会让你心情舒畅;优质的就医环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变得越发便利舒适。
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以保障居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切实加强公共场所和医疗行业管理,保障了基层医改的深入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平稳运行,促进了各项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卫生事业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一年来,我们山阳区始终把卫生惠民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该区区委书记孟令武如是说。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该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围绕“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全区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街道、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了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街道、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多渠道补偿机制得以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加强,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5956人,较上年度净增近1100人;全区共采购基本药物200万元,累计零差率销售160万元,共降低群众药品支出32万元;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264805人,对34105名高血压病人和14318名糖尿病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和随访服务;对26050名65岁以上老人实行了专人管理,并对其中16324名老人开展了免费体检;共举办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活动40余场次,参与居民超过1万人次。
为了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该区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功的基础上,确定了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中,组织区疾控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大力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目前共组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38个,参与人员1000余人;举办健康培训20余次,制作宣传健康教育宣传栏250期,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达25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现场免费测量血压300余人次,检测血糖700余人次;开展慢性病防控、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培训60余场次;开展了党员干部增智工程暨千名社区健康管理员培训活动,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人数599人,为社区网格员健康体检414人。同时,该区还积极推进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工作,全面提升预防接种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自该区被省卫生厅命名为首批省级卫生监督示范区后,该区进一步加大辖区公共场所的整治力度,开展了以清除公共场所卫生死角、“除四害”、规范消毒管理等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通过现场办公和下发督办通知的形式,要求单位负责人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落实整改任务。同时,该区组织开展了净化医疗市场“四季严打行动”,对辖区内医疗服务进行不间断巡查,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卫生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共查处违法违规执业诊所9家,罚款9700元。为切实加强学校饮用水、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饮用水污染事件和传染病的发生,该区还开展了学校饮用水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活动,共检查学校27所、托幼机构33所,下达现场检查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60份。
(李军鹏 刘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