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近段时间以来,国内连续发生多起学生乘坐非专用校车伤亡事件,群众广泛关注。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有效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防范中小学生幼儿校车安全事故发生,市教育部门就加强校车安全进行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安全隐患,严禁使用非专用校车、黑车运载学生。据悉,目前我市所有校车均为专用校车。
让学生乘上安全的校车是师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校车交通事故,去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联合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部门对全市校车、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的基本情况等信息进行了采集,对所有校车及驾驶员建立台账,逐校、逐车、逐人登记造册,加强管理监督;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测试工作;加大专项整治行动力度,对非专用校车进行淘汰。截至目前,我市现有的260辆校车全部为专用校车,非专用校车已全部淘汰,有效保障了师生交通安全。
为防范中小学生幼儿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市再次启动校车安全集中排查活动,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联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迅速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检查无遗漏、无死角,做到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工作不改进不放过,把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了解,此次集中排查活动将重点检查校车及驾驶人资格、学校实行校车“六定”管理模式情况等。“六定”即定人(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
与此同时,我市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市直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督导员监管制、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重大事故和安全隐患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和校车安全一票否决制等校车安全工作制度,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严禁中小学幼儿园使用非专用校车、黑车运载学生,确保中小学幼儿园不发生校车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