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
市委召开贯彻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
向18.6万名志愿者致敬
我市有四人入选省教育厅 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18.6万名志愿者致敬
全市“志愿文明之城”建设工作表彰暨第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颁奖大会召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昨日下午,全市“志愿文明之城”建设工作表彰暨第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颁奖大会在焦作电视台1号演播厅隆重召开。图为获得“十佳志愿服务组织”代表上台领奖。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
 
   

  本报讯(记者丰舒潍)昨日下午,来自我市各界的志愿者代表齐聚焦作电视台1号演播厅,参加在此举行的焦作市“志愿文明之城”建设工作表彰暨第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颁奖大会,隆重庆祝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市领导张文深、丁福浩、甘茹华、李海松向受到表彰的“十佳志愿者”和“十佳志愿服务组织”颁奖。

  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是我市志愿服务的最高荣誉。我市志愿者行动于1994年启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志愿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覆盖市、县(市、区)、乡(办事处)、村(社区)的四级志愿者网络基本建立;志愿服务平台日趋完善,依托广场、公园、社区、门店广泛建立了青年志愿亭、流动服务车、志愿服务站,构筑了志愿文化宣传、岗位对接、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以上,大专院校注册志愿者已占在校生总数的80%;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样,开展了爱心敬老、微笑成长、书香连心、文明出行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涵盖助老帮幼、扶贫济困、就业就学、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打造了一批具有焦作特色的服务品牌,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向“十佳志愿服务组织”颁奖,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和祝贺。他说,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项最符合人民需求和最有生命力的事业。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围绕建设“志愿文明之城”目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今年我市承办十二届省运会期间,数千名志愿者以热情的服务、细致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确保了赛事圆满成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志愿者的时代风采,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志愿者不愧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不愧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全市人民敬佩你们、感谢你们。
    张文深强调,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科学发展、推动转型攻坚、建设美丽焦作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弘扬正能量、推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上大力支持,资金上给予扶持,为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广泛参与志愿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营造“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伟大的时代呼唤志愿精神,高尚的事业铸就光明前景。张文深希望广大志愿者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焦作大地发扬光大,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