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市第三届 志愿服务市长奖 获奖人员(组织)名单
焦作市“志愿文明之城”建设工作表彰
暨志愿服务市长奖颁奖大会成功举行
一周团情微讯
汇青春之力建设志愿文明之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汇青春之力建设志愿文明之城

作者:本报记者 许伟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站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关键节点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的总体要求。

  绿色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模式创新,更应该是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志愿者工作氛围,并最终形成一种充满和谐、饱含温暖的志愿服务文化。

  以志愿服务的名义,丰富绿色发展的内涵。

  2013年6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提出建设“志愿文明之城”,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广大市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时尚,让志愿文化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推动焦作志愿者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一)志愿组织网络完善,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完善,目前,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志愿者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8.6万,占常住人口5%以上。

  在高校,我市将“大学生入校就当志愿者”作为新生入校的重要工作,并定期举办“志愿课堂”,开展志愿理念和专业服务技能培训。目前,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在校生的80%。

  在机关,注册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各单位争创文明单位的重要抓手。各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积极打造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我市各级文明单位注册志愿者人数全部达到了单位总人数的30%以上。

  (二)服务大局,让青春的能量迸发。36次拖地、132次传球、96人次登记、246次翻牌……这就是服务省运会排球赛志愿者们一天的工作,而这只是省运会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在历时4个月的十二届省运会志愿服务期间,1266名志愿者参与了开闭幕式、场馆维护、接待、安保等6大类志愿服务,为大赛提供了50多万小时的服务。在各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中,以及在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我市各大主要景区,都能看到志愿者服务的身影,他们把最饱满的热情、最真诚的微笑、最优质的服务奉献给各地宾朋,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三)志愿服务阵地,让爱像阳光一样,温暖一座城。按照“六有”标准,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武陟县投资20余万元建设流动志愿服务车,152个村级志愿服务站遍布全县;博爱县通过敬老院建起基层志愿服务网点;修武县依托宁城公园设立志愿服务站;解放区、山阳区整合社区资源,共建立64个志愿服务站;中站区积极整合资源建设“七彩小屋”志愿服务站;孟州市、温县、马村区依托超市、理发店等服务行业门店设立志愿服务站,使居民在家门口参与志愿服务。

  2012年3月至今,我市整合社会资源近120万元,先后在火车站广场、龙源湖公园、东方红广场、许衡文化广场建立4座青年志愿亭。“为盲童捐挂历”活动,吸引7000余名市民参与;“捐旧衣献爱心”活动,引发2万余名市民参与,做志愿者、献爱心,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四)传播志愿文化,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举办“争做美丽焦作人·优秀志愿者事迹”巡回报告会,开展志愿者图片征集等活动,展示志愿者风采,引导更多青年把志愿服务作为自主选择的一种精神时尚。加强文化产品创作力量。拍摄志愿者宣传片,设计志愿文化产品,扩大志愿服务文化的传播。

  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运用,开通“焦作市志愿者”微信,实现了志愿者微信注册和志愿活动的即时发布。目前,各县(市)区、高校、民间志愿服务团体共开通志愿者相关微博、微信200余个,拥有粉丝23万人。

  (五)打造品牌活动项目,让志愿者活动常态化。活动项目是志愿者事业发展的支撑。从2013年6月起,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共同开展“呵护雏鹰,助力圆梦”活动,整合各类社会物资价值近90万元,为2000余名困难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鸭绒衣、字典、水杯等。联合民政系统推出“美丽焦作,爱心敬老”志愿者行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关爱涉案、涉诉困难青少年活动。在青年志愿亭,包括市民健康义诊、百姓法律咨询在内6大类的志愿服务项目入驻,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在基层志愿服务阵地,以“微公益、正能量”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展通过志愿服务站、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定期向社会发布。“书香连心”为贫困学校捐建图书室、“微笑成长营”助农民工子女快乐成长、“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爱心港湾”便民服务、为孤寡老人提供爱心午餐、“志愿服务1小时,文明出行促和谐”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被市民熟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市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时尚。

  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凝聚青年,在推进志愿者活动中彰显团组织价值,在深化志愿者活动中服务党政大局。焦作青年,必将在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征程上,留下坚实的青春印记。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