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日前发布了今年11月份的消费警示,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成为投诉热点。
11月份,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1136件,其中咨询1093件、申诉33件、举报10件。目前,该中心已处理申诉33件,成功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5万元。
11月份消费者申诉的基本状况为:商品消费16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5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31.25%,居第一位;食品类4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25.00%,居第二位;家用电子电器类2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12.50%,居第三位。服务消费17件,其中修理维护服务8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47.06%, 居第一位;电信服务5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29.41%,居第二位;其他类4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23.53%。
家用机械类投诉量本月跃居商品消费投诉的第一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购置汽车后,不能及时为消费者提供合格证,影响其后续上牌照等其他手续的办理;二是商家以促销活动、申请低价、车款热销等说辞引导消费者预付订金,当消费者欲退订金或商家不能按其承诺履行约定时,却不退还消费者订金;三是电动自行车电瓶等主要部件故障频发,商家不能及时鉴定并作出相应处理。
食品类投诉持续增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家对已过期的食品没有进行定期清理,部分商品存在篡改生产日期现象;预包装食品出现变质、霉变现象;啤酒、饮料等饮品内含异物等;消费者未能妥善保管购物凭证,商家不能作出有效处理。
修理维护服务的投诉仍位居服务消费投诉的第一位。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修理成为本月服务类投诉的热点:一是多次送修,故障仍不能排除的现象时有发生,维修质量难保障。二是某些4S店和维修人员夸大其词,本不需要保养维修的项目却欺骗消费者说是必需的,导致消费者花冤枉钱。三是维修中未按约定使用原厂配件,甚至使用伪劣配件的事件屡见不鲜。个别售后部门在维修换件过程中,存在更换旧配件、汽车表面喷漆喷花等现象。四是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部门不予“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