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切实增强宪法意识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美丽焦作 志愿你我
市委组织部专题部署巡视整改工作
孙世杰:武林金牌教练
市领导调研马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市委宣传部集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中原证券和歌瑞农牧
签署“新三板”挂牌战略合作协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看解放区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之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通讯员 唐玉磊

  一个30万人的城区,却拥有4.2万名志愿者,比例高达14%;一个中西部地区的普通城区,社区建设模式却得到民政部向全国推广;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城区,却吸引了各类民间社会公益组织30余家注册备案、开展活动;一个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区,却被中国社工协会专家赞誉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区”……这一切,都指向解放区,一片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沃土。

  曾有人说,一个城市社会公益组织的多少,代表着这个城市公民素质的高低、社会发展的水平。此话并不过分,并且甚有道理。通过了解解放区发展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在全社会倡导志愿服务的历程,我们看到了社会文明,看到了社会和谐,看到了社会进步。

  “要引进、扶持、规范和鼓励各类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发挥自身作用,参与社区服务,通过他们作用的发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起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解放区委书记原永宏说。

  搭建平台,筑巢引凤

  12月3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却暖意融融。近20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在解放区的召集下,济济一堂,展示自我,交流经验,并推选首届解放区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交流论坛坛主。

  “政府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让我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要在解放区发展得更好!”市爱心助学会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王继昌动情地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早在2006年,解放区就成立了全省首家县区级志愿者协会,几年来,该区注册志愿人员已经超过4万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近300支。

  “我们把社区作为平台,吸引各类民间社会公益组织进驻,发挥其专业特长,延伸社区服务链条,并通过多种形式,逐步解决这些组织面临的场地、资金、人员、管理团队、运作模式、信任度、合法性等问题,实现公益组织发展和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的双赢。”解放区副区长范晓明说。

  追梦公益团队主要开展爱心换书、为农民工送衣物等活动。他们推行了社会再生资源利用体系,每月开展两次送衣换书活动,参与换书捐衣的超过6000人,4000多名农村孩子受益,3000多名农民工穿上爱心衣物。几年来,他们募捐衣物1万多件,换书累计5万多册次。

  爱心焦作慈善义工社团于11月23日再次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焦作有爱,寒冬送暖”大型公益活动,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爱心单位的帮助下,为104个重大疾病、特困家庭送去爱心年货、国学书籍、EVD等物品,合计金额近8万元。

  “解放区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交流论坛的建立,为各个志愿组织提供了合作交流平台,也起到了规范和监督作用,从而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共青团解放区委书记黎慧忠如是说。

  据悉,该区按照规定对辖区各类民间社会公益组织进行了统计和备案登记,成立的解放区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交流论坛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坛主轮流当选,并作任内工作报告。该区还建立了公益服务组织微信和QQ群的即时交流平台,随时交流、互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每个民间社会公益组织都是一个发热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一个专业团队,为群众提供专业服务。纷至沓来的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在解放区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张文远人民调解工作室”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室。张文远右腿残疾,是解放区焦南街道站东社区的一名人民调解员,也是一名志愿者。他在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00多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70余起,涉及群众3800人,纠纷调解率100%,调成率在98%以上,“张文远调解法”也在该区各个社区推广。

  “经典好声音读书会”是由企业家李敏女士于去年4月发起的经典诵读组织,热衷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每周六下午,她都会在固定的地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论语》《弟子规》等经典,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她的行为甚至带动了陕西、江苏、北京、山东等省份的企业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我市部分企业和幼儿园、学校也纷纷邀请她前去讲课和开展诵读活动。文体志愿者更是解放区一张亮丽的名片,作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解放区,共拥有秧歌、戏曲、歌舞、书法、绘画等各类文体协会26个,拥有各类文体队伍300余支,有3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余名。在解放区,逢年过节来演出的文艺团队,根本不需要政府发愁,来自各个社区楼院的文体志愿者踊跃参与,最后登台表演的都是经过几轮筛选之后的佼佼者。
    市爱心助学会通过访查形式入校、入村、入户,并深入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结合制定的标准和具体情况,最终确定捐助对象进行资助。目前,该组织已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资40余万元,资助学生200余名。
    万方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正式成立于2008年3月3日,现会员为全体在校学生,服务对象为学校全体师生及社会需要关爱的群体。在该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开办的“四点半学校”不仅解决了该社区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这段时间无处托管的问题,也成了该组织一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解放区残疾人爱心港湾志愿服务队、焦作天狼汽车运动俱乐部志愿者服务队、焦作民生道德讲堂、焦作微孝志愿者协会、微善河南焦作一分部、焦作追梦公益、焦作黎明脚步、乐施助养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壹基金救援联盟焦作救援队……一个个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犹如雨后春笋,在解放区茁壮成长。
    在解放区,各类民间社会公益组织远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存在,填补了一些社区在开展社区服务上的空白,增强了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正能量,成为社区服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奉献互助,友爱进步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一名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都在传递着爱心,而这些爱心更像盛开的花朵,为这个世界增添了色彩。
    来自解放区残疾人爱心港湾志愿服务队的申敏茹谈起自己当初由于工伤致残的经历几度哽咽,当时的她自暴自弃,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和她一个单位的解放区残疾人爱心港湾志愿服务队原队长丁新刚以自身的经历鼓励她,并动员她加入了服务队,社会的关爱和各界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乐趣,使她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她开始常年坚持开展志愿服务以回报社会给予她的帮助。如今,这支全部由残疾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人员已经达到150余人,成为全国唯一一支全部由残疾人组成的志愿组织。该区对他们队伍中符合条件的队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焦北街道民主北路社区还专门为他们提供了日常办公的地点。
    赵倩是焦作市爱心助学会志愿服务队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资助的学生,如今,已经参加工作的她没有忘记志愿服务队当初的资助,主动到爱心助学会当志愿者,以回报社会和爱心人士对她的关爱。
    本是受助人,今成志愿者。这样的例子在解放区不胜枚举。志愿帮扶手牵手,美丽解放心连心。从这些志愿者身上,体现了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代表了文明程度的提升和认知,传递了爱心、暖流和善举,彰显了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滴水不为海,独木难成林”。正是有了众多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的存在,才丰富了解放区社区服务的内容,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到解放区志愿者协会登记注册为志愿者。每年年底开展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更成为每一位志愿者体现自身价值、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标志。而晒出自己在社区开展多少志愿服务的时间,在该区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举手投足,义工风范。在解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最美的风景线,也是一张城市名片。该区在全区9个街道设立了志愿者协会分会,在34个社区设立了志愿服务站,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党委和政府主导、共青团牵头、各部门及各街道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了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文体活动、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活动3万余次,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该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该区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河南省志愿服务示范站、第二届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首届河南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残疾人爱心港湾志愿者服务队及全国优秀志愿者薛陆成、河南省金牌志愿者姚红磊、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铜奖得主杨常珍等一大批先进组织和个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名名志愿者,犹如一个个爱心大使,提高着解放区的温度,增加着解放区的亮度,建设着我们美丽和谐的家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