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是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学校门口的高考喜报。“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工厂”的质疑。
【观点1+1】
@吉林萧春融:衡水中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令人震惊,学生在超高压管理下被严格约束,失去很多自由,那里简直就是为重点高校输送生源的流水线,而学生只是这个流水线上的产品。“衡中模式”有悖于教育精神,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社会推广和提倡。
@湖北宋君:“高考工厂”抹杀了高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各地对“高考工厂”的争相效仿,必会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阻力,对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造成不公平环境。
@叫我冬云兄:孩子的天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建筑工程师:树大招风,名气大了是非多,衡水中学遭受质疑甚至非议都是正常的。
@初时点默:随着国家对高考制度的改革,相信“衡中模式”这样的教育机构会慢慢回归常态。
@在下小鲁:“衡中模式”的辉煌是在应试教育、状元至上大背景的助推下形成的,但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的“衡中模式”不一定能持续辉煌下去。希望更多家长能够理解孩子自己的选择。
@孙友祥815:国家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就要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模式、增加就业渠道。“高考工厂”就是让孩子在承受超常压力的情况下换取高考分数为目标。我们期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顺利就业。
@楠小妞儿_:在我眼里,衡水中学的孩子把高考当成了任务,学习和生活并不快乐。我们提倡快乐学习,而不是痛苦学习,与其为了高考而学习,不如为了快乐而学习。
@我只陪你一起疯:有需求就有市场。倘若家长不看重分数、社会不迷信文凭,恐怕这样的“高考工厂”一天都开不下去。
@往事随风wg:湖北黄冈、江苏启东、安徽毛坦都有类似的“高考工厂”,我们不要羡慕,也不必非议,在我国当前的高考模式下,这是必然存在的。关键在于这些孩子即使全进了北大、清华,他们的未来出路还要靠自己去奋斗。毕竟,高考成绩只是人生前进路程中的一座小桥而已。
@放风筝的云台山:“高考工厂”是应试制度产生的畸形产物。但我认为不可否认高考的积极因素,毕竟在当今中国,高考制度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比较好的方式,相对公平。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应试制度下的中国现状,不应该对高考全面否定。
@戴木匠:天津小学的墙上写着:您的希望就是我们的责任!
@太行山下2011:想改变人们对“衡水模式”的追捧,国家必须先完成高考制度改革,让教育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考这个指挥棒不变,类似“衡中模式”这样的“高考工厂”只会越来越多。
【下期话题】
“待价而沽”的爱心
近日,有网络评论员在某校参加教研时看到,该校的橱窗里用大红纸张榜表扬那些在“我为某某献爱心”活动中捐钱较多的学生,说这些捐钱多的学生极富有爱心,学校要大力弘扬。该评论员看后,心里不禁在想:难道捐钱多就是有爱心吗?爱心能够“待价而沽”吗?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