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山阳区法院开展以“让法治成为信仰”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并为54名农民工发放讨回的20万元工资款,以此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法院里面什么样?法官日常工作是什么?案件的审理过程又是怎样?昨日下午,我市部分社区居民、大学生、农民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走进山阳区法院,零距离接触法官、了解法院,感受司法的公开与公正。
“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坚守法治信仰,忠实履行职责……”当日14时30分,山阳区法院法官集体向宪法宣誓,承诺忠诚履职。走进山阳区法院,受邀代表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法官们的铿锵宣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法官维护司法公正的决心。”居民代表张淑萍说。
“这里是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专门办理立案、司法救助等手续……”随着讲解员的引领,受邀代表走进法院审判大楼,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一号审判庭、文化长廊等,听资深法官讲解宪法原则,了解法院审判流程,并现场观摩庭审,了解法院审判工作。
15时30分,在审判大楼内,该院正在举行第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款物集中发放仪式。“我们历经了艰难的讨薪路,却始终一无所获,无奈之下,我们到山阳区法院寻求法律帮助。办案法官多方努力,四处奔波调查取证,终于找到该项目经理和建筑公司经理。经过调解,今天我们拿到了拖欠的部分工资。”接过盼了许久的工资,来自信阳的农民工杨清库难掩内心的激动。
发放现场,共有54名农民工收到了法官帮他们追讨回来的20万元工资款。“困难群体更需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农民工代表李晓说,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
据了解,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山阳区法院自11月20日启动了第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并成功调解了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截至12月4日,该院已审结农民工案件164件,涉案标的410.24万元,调解兑现标的20万元;执行案件22件,执行标的2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活动中,该院还为受邀参观人员发放了《宪法》单行本以及《法在身边》系列普法漫画口袋书。
下图为法官将讨回的20万元工资送到了农民工代表手中。
本报记者 刘 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