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眼即成永恒
“广大村民注意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读《我们的长岛岁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有 文

  今年5月,《焦作日报》曾经以《我们的长岛岁月》为栏目,连续刊载了焦作籍长岛老兵照明、德军、令涛、俊莲等的回忆文章,曾经在老兵中引起不小的反响。现在,由战友盛范修、陆汉洲主编,将全国各地长岛老兵撰写的回忆文章汇编成《我们的长岛岁月》一书出版,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作为一名曾在长岛部队服役26年的老兵,我对长岛那海、那岛、和那儿的内长山要塞区部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读了这本书,倍感亲切,浮想联翩。

  老兵,是一个让不少人容易眼含热泪的名字;老兵情怀,它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脊梁的重要精神支撑。我想说,在这方面长岛老兵当之无愧,他们更具有那种难能可贵的为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要塞区地处渤海咽喉、京津门户。长山列岛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守岛官兵在军歌、军号、海风、海浪的伴随下,为锁钥京津,固千里海防,以岛为家,以苦为荣,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功绩,不仅表现在为守岛建岛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坚守、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用艰苦奋斗、万苦不辞、流血流汗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行动,凝结成了内涵极其丰富的“老海岛精神”: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铁血铸军魂,精神照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从武陟、温县、修武我们那一茬战友开始,焦作籍的一批批有志青年曾经应征入伍,奔赴山东长岛,在那里生活战斗,建设海岛,保卫海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老海岛精神的忠诚实践者和倡导者。

  今天,长岛老兵用回忆的形式撰文成书,同样是难能可贵的。它既是对昨天的一种眷恋,又是对今天的一种充实和完善。长岛一别,天各一方。虽然许多战友都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演绎着军人的风采,但长岛激情岁月的某些经历始终留在记忆的深处。正如长岛老兵、总后勤部原政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张文台上将为该书题写的诗联:“梦魂萦绕海防月,此心常念列岛营。”“作为第二故乡,长岛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因为那里有我的青春年华,有我的人生足迹,有我的热血和汗水,有我的光荣和梦想。(上海·蒋庆保)”“长岛岁月当铭记。因为那是一段苦乐年华,那是我人生旅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章。(济南·祁庆杰)”“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牢牢地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那个年代的那种精神,那股劲头,一直激励着我的人生。(北京·孙茂杰)”可以说,许多战友在长岛都有着自己丰厚的阅历。那些或远或近的记忆,总有些是无法抹去的。静下心来,认真地想想熟悉的人,忆忆经历过的事,念念过去的情,让自己的思绪灵动飞扬,想必也是一种人生之乐。更有战友认为,对那段曾经充满激情的岁月,不仅有回顾的情缘,也还有责任和义务,把部队培养自己的点点滴滴,把长期积淀在心底的一些记忆、认真记述下来,变成文字,这对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很有意义。

  岁月的风尘掩不去智慧的光芒与生动的品格。该书包括焦作籍老兵的文章,共71篇回忆文章,总篇幅达36万余字。作者来自五湖四海,分布于八九个省市;有的年逾古稀,有的刚步入中年;有原来的政工干部,也有军事、后勤干部和船艇干部,有战士和家属子女。文章跨越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前后纵横半个世纪。不少作品或内容厚重,或情真意切,或深刻细腻,如潍坊梁映新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淄博孙丰深的《远逝的身影》、北京黄国荣的《长岛情》、南京赵力兵的《萦绕心中的五句话》、青岛刘西玉的《感念长岛无花果》等。多少年的记忆被遗忘不停地筛选,流走的是平淡光阴,存留的大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激情的珍珠般的故事。翻阅这一篇篇生动、朴实的文章,一串串熟悉而又可敬可亲的名字,一桩桩部队建设和发展中的往事,一个个发生在战友身边的感人故事,全都带着久违的亲近和情怀映入我们的眼帘。

  从一定意义上说,该书还是要塞区部队军史的一种补充表现形式。有些文章,如河南王照明的《人都说咱岛儿小》、北京孙茂杰的《铭记脑海的“三年连训”》、济南苑德平的《我为海岛官兵唱赞歌》、临沂沙文彦的《渤海拥军潮》、烟台吴德军的《渤海大营救》等,既记录自己的人生履痕和感悟,又还原了当年部队生活的艰苦以及军训比武、典型宣传、双拥共建、抢险救灾等方面的一些历史事实。附在书后边的陆汉洲近3万字的《你好,长岛》一文,以《秦皇汉武寻觅的仙岛》《毛泽东钦点许世友挥师解放长岛》《56平方千米62位将军》《渤海前哨英雄岛》等篇章,史诗般地展现了古今长岛美丽动人的人文画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与众多回忆文章融会一体,进一步增强并拓展了本书的思想性、可读性、史料性。如他写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党中央指挥山东部队从海路抢占东北,曾在砣矶岛设立海上兵站,全岛100多条渔船,1000多名渔民,奋战一个多月,转运渡海部队6万余人。这段长岛人民在战争年代的贡献,大概许多人并不了解。在写将军一章中,列出了1985年大整编前要塞区副军职以上首长三四十人的名单。这些,对想走近长岛和长岛部队的人来说,同样具有参阅价值。

  该书文图并茂,80余幅或老或新的照片编排其中,可谓锦上添花。照相机快门被按下的一瞬间,往事的某个场景便如此这般地定格了。它留住了过去的真实,为我们追忆长岛岁月提供了许多稳定的参照,增强了历史的鲜活生动感。有些老照片很有能量,它可以让你一下子打开回忆的开关,不少往事不费劲地就会涌现在眼前。

  不少战友曾有再回长岛老部队看看的心愿,有的已经成行,可更多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但不管是去了的,还是没有去的,看了这本书,相信都会有一种激动和愉悦荡漾在心头。即使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及其他后人,如果阅读此书,也定会有不少收益。另外,近年,针对目前农村复员老兵的生活情况,国家又出台政策为这部分农村老兵年满60岁后,每月提供一定补助,即当年每服役1年每月补助10元,虽然钱数不多,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些老兵的亲切关怀。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对此还有些不同看法,相信他们阅读了这类书籍后,了解了这些诸如长岛老兵在服役期间所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后,会十分理解党的这项政策是多么正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