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记者日前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271万亩小麦已进入分蘖期,由于今年小麦播期适宜、整地质量高、土壤墒情充足、管理措施到位,小麦长势总体良好。同时,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早动手、多措并举,紧抓冬季麦田管理不放松,为小麦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三秋生产开始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三秋生产会议,对麦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书记孙立坤对麦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各部门抓住有利时机,指导做好麦播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为做好麦田管理工作,我市多次组织农业专家对今年麦播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往年我市小麦生产的具体实践,制定了小麦播种技术意见和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品种布局意见。麦播期间,重点解决品种多乱杂、大播量、小麦后期“白穗”、倒伏、早衰等问题,并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同时,我市组织458名科技人员,分包全市1832个有耕地的行政村,面对面指导农民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自今年麦播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30期次,培训农民1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余万份。
我市各级农技部门认真组织开展苗情调查,强化监测预报,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工作。市植保站组织各县市区开展越冬前病虫基数调查,及时作出中长期预报,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我市不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了解,麦播以来,市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95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5369个次,查处假冒伪劣农资5.56万公斤,抽检小麦种子样品793个批次,对检测不合格的19个批次近50万公斤种子全部进行转商处理。
针对下一步麦田管理工作,市农业专家指出,各地要分类管理,促进苗壮,对于底肥充足、生长正常、土壤墒情适宜的壮苗麦田,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只进行中耕划锄,保苗稳定生长;对于群体过大过旺的麦田,实施深耕断根或镇压,控旺转壮;对于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弱苗麦田,在分蘖盛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并及时中耕松土,促苗转化升级;对墒情过大的麦田,及时松土通气,划锄保墒,破除板结,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培育冬前壮苗。同时,要做好麦田病虫草害和苗情动态的监测预报工作,以确保小麦安全越冬。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