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村委会门口张贴的《农村卫生管理公约》上详细注明了村里的卫生制度、保洁方式。“自从有了规矩,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垃圾随意丢、污水随处排,而是将垃圾打包后放到指定位置,由乡环卫部门上门回收统一处理。”近日在该村,村民们这样告诉记者。
山水焦作,美在示范区。这不仅是说焦作城市水系建设主战场在示范区,更强调的是示范区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整个市区。曾几何时,随着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示范区城乡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加上相应设施不完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当时农村的真实写照。
示范区承担着为全市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的光荣使命,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场“美丽风暴”席卷示范区大地。今年4月,示范区启动了美丽示范区整洁家园行动,对全区农村环境卫生开展集中整治,三个月时间初战告捷、成效明显,全区农村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今年8月,为巩固整洁家园行动成果,深入落实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和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精神,示范区开展了美丽示范区建设集中净化行动,并完善长效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确保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整治目标。
示范区成立了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两室五组”。“两室”即美丽城区建设办公室和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分别由区城管局和农办牵头,分别负责城中村和城中村以外的农村区域。“五组”即综合巡查组、垃圾清运组、卫生创建组、污水及道路治理组、责任追究组。其中,综合巡查组由区农办和城管局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督导、绩效考评;垃圾清运组由区城管局牵头,负责创新环卫管理体制、设立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的收集清运;卫生创建组由区人口计生委(爱卫办)牵头,负责卫生村创建、垃圾分类和旱厕改造;污水及道路治理组由区国土建设环保局牵头,负责污水排放治理、主干道两侧垃圾清理督导检查;责任追究组由区纪工委、监察室牵头,负责问责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和工作人员。同时,明确各乡镇(街道)作为本辖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责任主体,建立了乡镇(街道)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和保洁人员包路段的分包制度。
建设美丽乡村,群众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示范区各乡镇(街道)、各村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倡议书、公开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献计献策、投资投劳,把群众改变生产生活现状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转化为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饱满热情和实际行动。8月份以来,全区累计制作宣传版面130余块,发放《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和宣传单4万余份,悬挂条幅160余条,刷写墙体标语90余条。
改善环境,资金是保障。示范区财政列支5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兑现保洁员工资待遇、以奖代补、项目建设补贴和年终奖励。截至目前,区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200万元。区直各部门与市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联系沟通,跟踪对接,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各乡镇(街道)也加大资金筹措投入力度,组织广大农村群众投资投劳,共建美好家园。截至目前,乡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280万元,带动各村投入110余万元,其中乡级财政近一半资金用于硬化道路、修建排水沟渠、配备环卫设施。目前,全区硬化道路1.1万米,修建排水沟渠2.1万余米,财政资金配备各类新垃圾桶3200余个,建立垃圾填埋场60余个,为保洁员配备工作服、工具等保洁物资1200余套,美化墙体立面9.5万立方米,涂白树木3.2万余株,清理各类建筑垃圾1.3万立方米,清理各类生活垃圾3万余立方米,整治乱堆乱放1.3万余处。各乡镇(街道)新建、扩建垃圾掩埋场,整修道路,修建排水沟,有效强化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保障工作。
抓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是关键。示范区选择了18个基础条件好、领导班子团结、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作为重点村,今年年底将打造6个示范村、12个达标村,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目前,重点村创建成效初显,苏家作乡苏家作村修建排水沟3600米,粉刷墙面3200平方米;宁郭镇宁郭村修建排水沟2000余米,硬化路面1200平方米;宁郭镇封庄村修建排水沟2600余米;阳庙镇杨庄村修建排水沟600米,涂白树木3000株。这些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洁家园靠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示范区建立了班子成员、区直部门包乡镇(街道)包村制度,定期督导检查。区农办和城管局严格按照省、市净化标准,落实周检查、月考评制度,不间断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8月份以来,已下发通报12期,责令整改各类问题380个。奖励方面,月考评中,对排名前三位的乡镇(街道),分别奖励4万元、3万元、2万元;对排名前十位的行政村,各奖励4000元。对达到示范村、达标村创建标准的行政村,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惩罚方面,对年终考核排名末位的乡镇(街道),罚款10万元,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列入年度创建任务而未实现创建目标的,每村分别处罚所在乡镇(街道)2万元、1万元。在省、市的检查暗访中,被负面曝光一次的,在全区通报批评;被曝光两次及以上的,主要责任人一年内不得提拔。在全区的考核评比中,一次排名倒数第一的,责令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排名倒数第一的,全区通报批评;连续三次排名倒数第一的,免除主要责任人领导职务。8月份以来,该区已组织开展月度考核排名工作两次,累计兑现奖励资金26万元。
“活动一阵风,吹过了无痕”曾是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这项活动的担心。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非常关键。示范区加强保洁制度建设,9月份下发了《美丽乡村建设由集中净化阶段向巩固提升阶段转变建立长效机制的通知》,各村建立了《农村卫生管理公约》《保洁员卫生责任区域划分》《保洁员职责任务》《保洁员例会制度》《卫生监督员工作职责》等制度,同时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全区农业人口16万人配备保洁员800余名,并按月兑现保洁员工资待遇。
目前,示范区正努力打造整洁家园的“升级版”,推动城市、乡村建设朝着和谐社区、生态乡村的目标迈进,注重活动的实效、高效、长效,把整洁家园活动变成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