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菜热销之前,我市城管部门把民生作为根本,化堵为疏、堵疏结合,对城区所有区域进行调查摸底,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前提下,规划设置了31个临时冬储菜销售点、5个服务点,让摊贩们在限定的时间、区域内文明经营,及时为菜农和市民提供服务。这是我市城管部门深化为民服务的新举措,既实现了市容整洁与繁荣、秩序与民生的多赢,也彰显了城管部门便民服务靠前一步、管理创新推进一步的为民情怀。
每年冬季,周边的菜农便会拉着一车车的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等进城贩卖,他们将摊点随意设在路边或是居民区附近,由于不进市场,减少了销售成本,价格也比较便宜,加上不少市民喜欢新鲜便宜的冬储菜,销售自然火热。但是随处摆摊、阻碍交通、乱扔菜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市民出行、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菜农要养家糊口,市民又有需求,怎样保证市容环境、交通秩序不受影响,同时又确保居民的需求和摊贩的利益得到满足?在综合考虑市容秩序、市民便利和商贩利益的基础上,我市城管部门创新工作思路,以不收任何费用、不扰民、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为原则,在城区31个区域设立了季节性摊点。为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城管部门不仅设置了冬储菜服务点,而且公布了投诉电话。不用走街串巷,也不用东躲西藏,商贩只要到固定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销售,喜欢冬储菜的市民们也可以根据城管部门设置的临时销售点按图索骥,城管服务不到位还可以举报,此举实现了市容市貌管理、市民生活便利和菜农收益三赢的局面。
这种“先服务、再管理、后执法”的工作创新,让菜农卖得安心,市民买得放心。在广大市民看来,这可能只是城管部门的分内之事微不足道,但恰恰是这些小事,检验着城管部门是否在工作中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因为要做好这些,他们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实地调研,在日渐饱和的疏导区外找出一处处适合菜农销售的地点,既不能影响车辆通行,还要方便居民。
事实上,市城管局积极开展“五个城管”队伍建设,更将服务城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其工作人员也正以“小事”诠释着和谐内涵,彰显着民生情怀,走出了一条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在工作中展现着执法为民、服务为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