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摸清辖区符合单独二孩生育对象底数,认真落实计生政策利益导向……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为目标,采取多项举措,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促进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该区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与经济工作同谋划、同检查、同考核,加大计划生育“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力度,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同时,该区依托区、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代理、陪同和上门”三项服务模式,拉长服务链条、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该区共代理服务1748人次,上门服务2854人次,陪同服务877人次。另外,该区人口计生委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要求,在双节期间,组织辖区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各街道咨询服务队,在辖区开展了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计生政策法律法规读本》《婚育宝典》和春联、年画等宣传品1.2万份,组织开展了人口文化苑建设,有效地转变了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全区城乡婚育文明蔚然成风。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也是该区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对流动人口动态进行了严密监测,抽调40名计生工作人员对辖区进行全面、细致地入户排查,做到街不漏巷、巷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核,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该区在节日期间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对辖区35户流出独生子女家庭发放奖励费9360元,对32户流动困难户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合计1.13万元,对14户流动人口家庭进行了帮扶,帮扶金额0.55万元,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该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及《山阳区委、区政府关于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等利益导向政策,逐步建立融个人捐助、企业赞助、政府扶助、社会救助为一体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多层次保障体系,牢固建立政府、社会联动救助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该区共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32.2万元;对落实自愿放弃合法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一次性奖励2户,发放奖励金7000元;确定2014年农村奖励扶助对象89人,特别扶助对象96名;全区落实符合中招加分对象25名。
我省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该区围绕生育政策调整,积极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让辖区群众充分理解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仍然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除群众对“放开二孩”的模糊认识,保持生育秩序的稳定。同时,该区组织力量对辖区符合单独二孩生育对象进行了摸排,核实了底数,为做好出生情况预测、做好孕前优生指导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加强了出生人口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通报和约谈制度,实时监控人口出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等,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截至目前,该区人口出生率为9.2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6‰以内,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 (樊树林 樊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