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文静)按照市城管局的统一部署,12月4日,山阳区城管局对辖区内74处经营性大棚全部拆除完毕。那么违规大棚拆除后会不会出现反弹?山阳区城管局又是如何巩固整治成果的?12月8日上午,记者对照台账,对山阳区重点路段整治后的情况进行了走访。
8日9时40分,在塔南路与和平街交叉口东侧的一家烩面店和砂锅居店门前,记者看到,曾经长期搭建在这里的两个大棚已经彻底拆除,人行道恢复整洁畅通。
“原来一到晚上,饭店门口的大棚将整个人行道占去大半,每次经过这里都不得不从机动车道上通过。”附近居民王大妈说,“大棚被彻底拆除后,交通拥堵的现象没有了,附近居民出行方便了。”
10时许,在山阳区重点整治路段之一的焦东路记者看到,位于焦东路与工业路交叉口以北路西侧的两家烩面店、位于焦东路摩登街东口南侧的两家饭店,店门口的大棚都已经不见踪影。
“这些门店都是重要路段的重点管理对象,长期搭建大棚进行占道经营,拆除时难度大,进入巩固阶段后更不能松懈,必须严防死守,防止出现反弹现象。”山阳区城管局副局长何继光说。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除了焦东路、和平街外,同样作为重点路段的解放路、工业路、山阳路等路段的违章大棚拆除后,也没有出现反弹现象。
据了解,为了巩固此次整治成果,山阳区城管局出动5辆执法车,安排3个大队10个中队共60多名执法人员,每天从7时到20时,定时定路段进行日常巡查,对于容易出现反弹的重点部位则采取专人负责、严防死守。
“对于占道大棚已清除的门店,也不能放松管理,还要继续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让宣传工作贯穿整治行动始终。对于巩固阶段新出现的违规经营大棚,要实行动态管理,重新建立台账,下发整改通知书,及时予以清除。”何继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