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郭增强)征地,艰难还是容易?孟州市80%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西虢镇,每年有数十个项目落地,征地数千亩,但五年来没有一户群众因征地赔偿问题去上访。今年年初以来,西虢镇辖区新开工项目23个,涉及占地村15个,协调用地3600余亩。
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收益。今年,西虢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2828元。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环境优化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已成为西虢镇发展的新路径、新亮点。”该镇党委书记卫国宾告诉记者。
据悉,该镇是孟州市打造的核心工业新城——孟州市高新区所在地。目前,辖区工业区建成面积达10.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为何说该镇的环境直接关乎该市的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
要让项目进得来、入得驻,规划最重要。在产城规划中,该镇通盘考虑中小企业园规划,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北农饲料、真空玻璃、消防车、金昌超硬材料、电动车制造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形成了镇域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新的增长极。针对重大项目占地面积大、辐射带动能力强,但物流等条件限制多的特点,该镇通过“补链式”招商,为企业谋划,促进相关企业抱团发展。
该镇的“管家式”“保姆式”“保健式”服务成为该镇品牌化服务的亮点。“管家式”服务就是让企业托付无顾虑。在格林沃特汽车尾气净化器等项目建设初期,大量技术人员的办公场地问题难以解决,镇政府得知后,迅速腾出半栋职工宿舍将其改造成临时办公场所,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当该镇了解到部分企业因前期资金未及时到位而影响了附属物的迁移兑付时,就主动出资垫付。该镇“保姆式”服务使项目落地无障碍。目前,该镇形成了“一个项目、一个推进组、一抓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共协调解决多家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300余个。“保健式”服务就是助企业转型升级。该镇创新实施企业保健帮扶制度,今年年初以来,先后对多家企业的收益率、损益率等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分析,帮助其降低风险。
村企联建是该镇优化环境的一大创举。该镇通过村企联建实现村与民的共赢、共富。为此,该镇制订了《西虢镇村企和谐共建实施方案》,引导村庄与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引导占地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源等问题,协调解决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开工、按时推进、迅速投产;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占地村发展集体企业。目前,首批创办的西虢村石棉模具公司、西逯村汽摩零部件加工公司等集体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完善议事规则,搭建互助平台,该镇要求企业主动与占地村每年至少以联欢、座谈等形式进行两次沟通,村企感情越发融洽。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共为企业转移输送合格劳动力1200多人。
为增强镇村干部主动服务项目和企业的积极性,该镇创造性地实行了收入激励机制。该镇针对部分镇村干部安于现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问题,从组织建设、项目协调、清洁家园等15个方面着眼,制定了“百分制”细则,考核结果直接与镇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努力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镇村干部的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