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思维智慧在全息
红山、白水、青竹和一个黑色的名字
59张笑脸传递正能量
“四十八小时”工伤认定应回归立法本意
练车技·找儿子·慈母心
自由着装出庭彰显司法文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着装出庭彰显司法文明

作者:□樊树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深圳市近日出台刑事案件被告人出庭受审着装规定,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早先,福建、山东等省法院已经执行了这项规定。(据12月6日《新京报》)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而犯罪嫌疑人自由着装出庭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去标签化”的具体举措。长期以来,被告人出庭受审时通常都穿着一件马甲,印有羁押场所标志和编号,无论马甲的颜色如何变化,但均会有意无意加深人们对被告人的偏见,也会对庭审法官形成“先入为主”的概念,会在潜意识中影响法官们公正的判决。

  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要求,囚犯被送入或移出监所时,应尽量避免公众耳目,使他们不受任何形式的侮辱、好奇的注视或宣传,并“应准穿着自己的服装”。另外,它还提出一个“非绝对必要不得使用”的原则,即除非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避免对他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才可采取审前羁押、使用戒具等措施,否则,能保释的就得保释,能不用戒具的就不用戒具,总之,是要使被告人的尊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司法制度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释放了很多积极的信号,在细节中彰显着现代法治原则和司法文明。允许被告人自由着装出庭,是消除身份歧视的做法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需要。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