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靳燕军
年终岁尾,一些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又开始考虑自己的工资能否顺利领到手了。然而,在中站区西部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中站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工会组织建会工作,始终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建会率达到93%以上,使农民工权益得到很好的维护,侵犯职工和农民工的事情很少发生。近日,记者就工会建会工作采访了中站区总工会主席靳作友。
靳作友说,中站区历来重视建会工作,始终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区建会率达到93%,尤其是随着西部工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入驻企业逐年增多,职工人数也不断增多,各级工会干部时刻都把建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强力推进工业集聚区企业建会工作。中站区总工会的主要做法是:“三同步、两健全、一统一”。“三同步”,即集聚区建设与工会建设同步开展,已经投产的企业半年内必须建立工会组织;将集聚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和集聚区工会班子同时配齐;将集聚区工会工作同步纳入党建工作和考核体系,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两健全”,即健全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加强人文关怀;健全维权机制,推动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一统一”,即把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与加强工会工作统一起来。目前,我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19家,拥有职工1.4万余人,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5%,职工入会率达到98%,为促进中站区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靳作友说,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根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田立杰来中站区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集聚区工会组建工作,实现集聚区内各类企业工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作用发挥、效果显现,使企业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一是进一步加大集聚区工会组建力度。按照“双措并举、全面覆盖”的要求,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完善工会组织机构,指导入驻集聚区已开工投产的企业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广泛吸收职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坚持从集聚区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建工会,在确保25人以上企业必须独立建立工会的同时,对规模较小、季节性用工明显的小型企业,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的原则联合组建工会。
二是进一步规范集聚区工会组建工作。指导辖区内企业制定工会工作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加强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长效工作机制建设,达到“制度强会”“活力兴会”的目的;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把建会工作与建家活动同开展、同落实,把“职工之家”作为工作阵地,保证各企业工会达到“六有”要求(有人员、有牌子、有办公和活动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进一步抓好集聚区企业工会作用的发挥。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行业技术比武、创新成果展示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贯彻《工会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依法规范用工管理。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推进劳动合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努力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受益的“双赢”目标。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及时把集聚区困难职工纳入帮扶范围,通过“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活动,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帮扶工作在集聚区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