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开始!”昨日上午,在我市博爱县青天河水库,随着市农业局副局长张红兵的一声令下,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博爱县农业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陆续将40余万尾鱼苗放入水库,拉开了我市今年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增殖放流工作的序幕。
记者在放流现场看到,虽然天气寒冷,但工作人员的热情依然高涨。大家两人一组,将鱼苗从卡车上抬下后,直接倒入水中。鱼儿入水后,径直向水库深处游去,场面十分壮观。
“鱼类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对有效恢复水库鱼类种群数量、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大鹏说。此次增殖放流,我市农业部门专门选择了黄河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四类常见经济型鱼类作为放流鱼种。
“青天河水库不仅是我市知名的旅游景区,更是重要的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展好此次鱼类放流活动,是积极推进我市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举措。”张大鹏说。为了高标准完成此次放流工作,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网络招标、制定细则等,对放流鱼苗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记者看到,此次放流的鱼苗长度大都在10厘米以上,每一条鱼苗都活蹦乱跳。“在这次招标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供苗单位具备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完备的育苗生产设施和稳定的育苗技术能力外,还要求鱼苗必须为原种子一代。”张大鹏介绍。张大鹏说,原种子一代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增速快,是提高增殖放流效率的有效手段。
增殖放流工作结束后,现场工作人员在放流区域设立了禁渔区,并安排渔政工作人员在禁渔期内加大放流水域的渔政执法力度,以确保放流鱼苗的生长安全。据了解,除了青天河水库外,我市还将在沁阳市境内的沁河流域增殖放流原种子一代鱼苗20余万尾,并将不定期地对放流区域进行监督、检查。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是一项造福子孙、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是加强水域生态环境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开创我市农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张红兵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增殖放流工作,使我市水域生物资源得到养护和补充,他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携手,以实际行动投入这项具有重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中来,为恢复和保护我市生态资源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