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行走在用氟造福人类的路上
世相漫画
“负面考核” 抽掉“为官不为”懒经
防止以权干法要筑牢制度“防火墙”
要安全?还是要面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走在用氟造福人类的路上
——记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红军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实习生 侯彦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侯红军在作《中国无机氟化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一次次创新,一个个突破,向无机氟化工领域的世界前沿挺进,向电子级氟化工、精细氟化工产品的技术尖端冲刺,这就是侯红军近年来带领他的企业所走过的路,这就是侯红军在以氟造福人类的路上所留下的人生足迹。

  登临绝顶我为峰

  初冬,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氟多”),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红军把记者带进了“氟”的王国。

  侯红军1992年毕业于衡阳工学院铀矿采选专业。铀的提炼需要氟,侯红军所学专业和以后的工作,使得他与氟结下了不解之缘。

  侯红军起初供职于核工业部下属的一家氟化铀生产企业。他从一线工人干起,之后当上班组长、工艺员。1995年,他应聘来到我市冰晶石厂,始任厂长助理,后任项目办主任、设备科长等职,1998年任总工程师。1999年,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红军任该公司总经理,兼任冰晶石厂总工。

  冰晶石(六氟铝酸钠)是电解铝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助熔剂。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铝工业的快速发展,冰晶石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当时,在冰晶石生产工艺中,氟的来源均取自萤石,而萤石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自然储量有限。为突破这种局限,我市冰晶石厂以北部山区高岭土为原料,研发出黏土盐卤法生产冰晶石的新工艺。

  但是,这种工艺仍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的局限。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途径呢?

  其实,行业内的人都知道,磷灰石中也含有氟,且磷灰石的储量几乎是萤石的10倍。在磷肥生产中,磷灰石中的氟不仅被白白浪费掉,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早在1992年,国家已制定了氟化盐发展新战略,要求开辟新的氟资源,同时发出了对磷肥生产副产品氟硅酸钠开发利用的号召。

  几年过去了,利用氟硅酸钠生产氟化物的技术研发成效甚微。“别人没走通的路,可能给我们留下了机会。”侯红军与公司领导层果断决策: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投身自主研发之路。

  利用氟硅酸钠生产冰晶石,关键点在于把硅拿出来,把铝加进去。分离实验从白天到夜里,又从夜里到天明,仅此一项分离氟与硅的实验,侯红军就连续24小时连轴转地干了两个星期。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1000多个日日夜夜在煎熬中度过,小试、中试进行了上千次。终于,一项用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白炭黑的技术在多氟多宣告成功。

  世界首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取得了“一石四鸟”的经济效益:冰晶石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消化上游工业废料进而为磷酸生产解除了后顾之忧;新产品延长了氧化铝电解槽的寿命,有利于下游的生产;在生产冰晶石的同时收获了没有成本的白炭黑。

  这项技术成果于2002年通过国家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敢向深海探龙珠

  “如今,每三部手机的电池中,就有一块是用我们提供的原材料生产的。”谈起新产品的开发,侯红军指着记者的手机说。

  六氟磷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而在几年前,全世界能够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企业只有3家,且均在日本。由于技术垄断,六氟磷酸锂的售

  价高达每吨100多万元。

  “同是姓‘氟’的企业,为什么我们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侯红军不信“春风不度多氟多”。2006年,他带领技术人员踏上了研发六氟磷酸锂的艰难征程。

  然而,这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犹如深海龙珠,的确非常人所能窥见。且六氟磷酸锂还很有“性格”:它极易吸潮,以至于不能与空气接触;它的热稳定性差,在常温下就能自行分解。同时,该产品对纯度要求极高,杂质含量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多氟多建起了高密封性的试验装置,研发试验在高纯度的氮气箱里进行,一切操作都在千级分析室里完成。

  试验的次数已无从记取,仅为了去除游离酸这一种杂质,侯红军带领技术人员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试验环境下,一干就是70多个小时。理论与工艺在无穷次的磨合中寻找着平衡点,黑暗在艰难的探索中一点点地退去。2010年的一天,在历时4年多的艰辛摸索之后,随着一项工艺的改进,这颗“龙珠”陡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多氟多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四家能够产业化制造六氟磷酸锂的企业。

  “不可能,地处内陆的民营企业怎么能够生产出这样高端的产品?”“六氟磷酸锂只有日本能生产。”一时间,从国内到国外,众多业界人士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以至连科技部有关部门也投来疑问的眼光。

  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专家走进这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企业,以最苛刻的眼光和最严格的技术标准审视多氟多的产品。但是,在他们亲自抽取样品所做的检测报告面前,他们认可了、点头了、服气了。于是,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返销日本,走进了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在国内,多氟多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40%。

  随着市场垄断被打破,多氟多不仅让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降至每吨10万元,而且质量和稳定性跻身世界前三名。目前,在我市工业领域,这项科研成果是唯一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

  转型走出新天地

  六氟磷酸锂的技术堡垒刚被攻破,侯红军征尘未洗,就带领他的团队投入到下一场战役中。

  电子级氢氟酸,是用于生产集成电路芯片的重要材料。这种产品对纯度的要求达到世界顶级水准,即杂质含量不得高于十亿分之一甚至百亿分之一。目前,国内使用的高纯度电子级氢氟酸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在焦作现有的大气环境下,要生产这样的产品,首先空气质量就不过关,很多业界专家为侯红军捏了一把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侯红军建起高标准洁净室,空气全部预处理,保证了生产环境空气灰尘颗粒数达标。

  有梦想才会飞翔。2013年年底,国产电子级氢氟酸在多氟多问世。而此时,全球能够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也仅有4家。

  近年来,侯红军率先把“氟、锂、硅”进行结合研究,并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在边缘交叉学科上迈出了领先一步。“目前,多氟多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结构,即氟板块、锂板块、硅板块。含氟的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也都被列入规划布局。”侯红军说。

  “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我们正在拓展的项目。”侯红军说,“我们已经为5000辆新能源汽车装配了锂电池,单车累计续航达到10万公里。而新能源汽车正蓄势待发,这是一个广阔市场,我们的新产品自然也会有很好的情景。”

  从成功研发六氟磷酸锂,到突破电子级氢氟酸的技术壁垒,侯红军带领多氟多所走过的路呈现出一个明显轨迹——从传统氟化盐行业向新能源氟工业转型,从基础化工行业向电子氟化工的高端产业转型。多氟多,在科技嬗变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转型中提升,在创新中嬗变,侯红军带领多氟多正向着技术尖端化、产品国际化的“中国创造”时代大步迈进。

  记者手记

  满口的分子式名称,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跟侯红军交谈,如同在听一堂化学课。

  专家型的老总,是记者对侯红军的深刻印象。采访归来,记者萌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因为有这么一位锐意攻关的专家型总经理,多氟多应该庆幸,企业科研技术人员应该庆幸,全体员工应该庆幸。

  为什么?

  因为随着一项项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研发成功,企业得以拥有了数百项技术专利,站在了国内氟化工行业的前端,并拥有了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因为科研创新的需求带动,企业建起了1个研究设计院、6个研究室,200多名研发人员在一次次科研攻关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有了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因为伴随着企业步入行业尖端地位,全体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提升。他们摒弃的是粗放型生产作业习惯,养成的是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为模式,一支现代化的员工队伍应运而生。

  真的希望,这样的专家型老总,多些、多些、再多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