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改玲 李政阳
深受网友喜爱的“小萌神”纵纹腹小鸮(xiāo),昨日上午有了新的归宿——市森林动物园。在这里,它将享受“贵宾”级待遇,住在有空调的房间里。
好消息
“小萌神”有了新家
12月9日,我市一位网友微博晒她的“战利品”——一只可爱的小鸟,并求助网友给它找一个新家。网友们被这只小鸟萌化了,建议将其送到市林业部门。
昨日中午,记者同这名网友一起将这只小鸟送到了市森林动物园。据这位网友称,这是她花100多元从网鸟的大爷那里买来的。
“它特逗,你如果一直看着它,它就装死给你看。”这位网友说。她并不知道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不知道该把它送到哪里?看了网友的留言,她就跟市林业局野保科联系,工作人员让她将这只“小萌神”送往市森林动物园。
来到市森林动物园后,“小萌神”一点都不眼生,站在枝头上,一副轻松的模样。
市森林动物园工作人员见到这只“小萌神”后,发现它的尾巴上有伤。下一步,工作人员将为它体检、疗伤,还会让它住在有空调的“贵宾房”里。在条件适合后,会将其放飞。
记者在此提醒市民,从今年4月起,我省进入鸟类禁猎期,市民不要去买卖鸟类和捕猎鸟类。
“涨姿势”
给鸟起名看“外貌”
昨日,本报不少读者不但被“小萌神”萌化了,还被它复杂的名字给萌到了。有读者来电询问它为何叫纵纹腹小鸮呢?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副站长吴洪勇。
据吴洪勇介绍,鸮的种类很多,为了区别不同的鸮,会根据它们不同的样子起名。比如纵纹腹小鸮,是因胸脯的羽干纹是纵着长的。
在我市生活的很多鸟类,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名字。比如鵟(kuáng)、鸺鹠(xiū liú)、鹪鹩(jiāo liáo)、(shī)、鹟(wēng)、鹞(yáo)、鹎(bēi)、鸲(qú),这些字几乎都是生僻字。
吴洪勇说,国家相关部门还给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发了一本教科书,专门将这些难写和难读的字进行注音。“很多人之所以感觉这些字很生僻,是因为这些鸟见得少了,我们叫得少了。另外,难写的字更有唯一性,更容易跟其他鸟区分。”吴洪勇说。
据吴洪勇介绍,鸟类取名,有的是根据其生活习性,比如崖沙燕,因为它喜欢生活在沙质的峭壁上。有的是根据鸟的“外貌”取名,尤其它身上最有特点的地方。比如金腰雁,名字好听吧,只因为它的腰是金色的;有一种鸟叫做发冠卷尾,是因为它的头上长着两个小俏皮的小辫子;虎纹伯劳,是因为它身体的侧纹是黄色,和老虎的皮毛很像,就叫虎纹伯劳了;白头鹎,则是因为它的头发是白色的。
上图为“小萌神”纵纹腹小鸮。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