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爆出的地沟油事件,引发人们对食用油安全的担心,一些市民用家用榨油机榨油吃,但自榨油就安全吗?专家介绍,缺乏现代化工艺的自榨油,由于没有精炼脱杂工序,油品杂质高、保质期短,安全难保证。
家用榨油机榨油只采用了商品油最原始的一道工序,为纯物理压榨工艺,是没经过精炼加工的初级油,又称为粗油,含杂质多、易氧化变质,不宜长期储存。同时,自榨油的烟点(指油开始冒烟的温度)较低,食用油达到烟点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就逐渐产生,而油烟中含有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食用油精炼主要是为了去除油中烟点低的物质,提高食用油的稳定性。
自榨油有可能含黄曲霉素,因为花生等榨油原材料是否霉变不能单从肉眼观察,有的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自榨油缺乏处理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工艺,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
据了解,正规榨油厂供应市场销售的食用油又称“六脱油”,包括脱磷、脱酸、脱胶、脱色、脱臭、脱蜡等,能去除农药、杂质及其他有害物质,对原料的农残、霉变及转基因产品等均有严格把关,家庭榨油机则无法保证这些工艺要求。所以,为了家人的健康,在自榨油安全状况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自己动手榨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