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自我市成功申办省运会以来,市太极体育中心这种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完工,并且经受了省运会赛事的检验洗礼。而在省运会赛事结束之后,这些耗资不菲的体育场馆也从赛事任务阶段转入了日常运营阶段,其场馆利用的现状,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市体育部门将采用“有效监管与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来确立我市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以兼顾场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以馆养馆、收支平衡”的目标。
经过走访了解到,我市城区现有体育场馆共两大块:一是市太极体育中心,是我市为承办省十二运会而新建的大型体育设施,总占地面积1156亩,其中场馆建设用地900亩,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包括“一场两馆两中心”,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及太极广场等。二是市体育中心,位于老城区内,占地176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要包括5400个座位体育馆、13305平方米的体育场、730平方米的篮球训练房、844平方米的武术训练馆、625平方米的游泳训练馆以及篮球训练场、门球场、综合射击楼、重竞技综合训练楼、教学楼、宿舍楼等。
“我市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以体为主、多种经营’,不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认为。
“首先,要坚持公益优先的经营理念。”郭颂福说,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经营收入难以平衡其运营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兼顾。一些地方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方面过度市场化,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普通百姓无法从中免费或者低费享受到应有的健身服务,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对此,我们应树立起正确的经营理念,在对场馆进行经营开发时,始终把坚持场馆的公益性,把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放在第一位,保证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时间,满足全民健身需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免费或低价体育健身服务。
郭颂福说,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未来的3到5年里,属于太极体育中心的“开荒期”,运营经验欠缺、周边商业环境不成熟,必将面临大量的问题和困难。过渡期内,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资金补贴,同时要尽快出台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措施,如借鉴江苏南通的做法,居民可持医保卡进入体育场所进行刷卡消费。此外,政府及各部门承办的各类会展、房展、车展、演艺等活动,应尽可能地安排在太极体育中心,以积累人脉和人气。
“目前太极体育中心当务之急是提升人气,带动商业氛围的形成,进而达到培育体育消费市场的目的。”郭颂福说,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争取承办一批大型赛事,吸引市民自发到这里健身。同时,举办各种各类的活动以及将各场馆低价或免费开放,进一步提升场馆知名度和影响力,集聚人气。
进入寒冬以来,市太极体育中心游泳馆内每天来游泳的市民络绎不绝。图为两市民在游泳。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