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帆)近期,我市公安宣传部门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平台,开展真诚交流的“走心”式宣传,让群众走进警营、听见警声、了解警情,让一个个鲜活的“警察故事”赢得百姓真情点赞。
传统媒体重讲“警察故事”,创新形式得民心。传统媒体作为公安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是群众了解警情、倾听警声的主要平台。我市公安宣传部门立足《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焦作电视台、焦作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策划推出了《向人民报告——守卫平安,我们在路上》主题宣传活动,以讲述“警察故事”的形式,推介公安基层一线的工作,备受百姓喜爱。其中,为反映高速交警一心为民、守护高速公路平安,推出特别报道《十三公里的为民情怀》;为反映武陟、沁阳、孟州、温县、修武等县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警”工作优势,开展宣传与打防相结合的“平安大喇叭”工作,推出《小喇叭,大平安》《校园安全“三部曲”》《“麦田”守望者》等10多个专版专题报道。《焦作日报·警务周刊》开设《警民佳话》《警情速递》等栏目,充分展示了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成效。这些报道刊发以来,《焦作日报》、焦作电视台、焦作交通旅游广播电台等媒体每天接到读者、观众和听众电话数百次,他们盛赞公安报道有创新,让他们读懂了新时期的“警察故事”,希望这样的报道常做常新。
新兴媒体新平台,网络互动赢点赞。作为《向人民报告——守卫平安,我们在路上》主题宣传活动的延伸,我市公安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推介“警察故事”。随着一篇又一篇来自基层公安机关的新闻报道通过微信、微博、互联网转发,警民一家亲的感情再度升温,百姓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公安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正是因为新媒体让宣传工作有了“心”感觉——点开手机,公安宣传面对面;滑动屏幕,民警与您心贴心,公安工作赢得一片点赞。同时,焦作公安网开设《政风行风建设》栏目及时报道有特色、有影响的小型退赃会、“两述一评”会、警民恳谈会等活动,开设《首届“最美警察”访谈》栏目宣传民警为民服务、打击犯罪的先进典型事迹;“平安焦作”微博群开设《安全防范》《温馨提示》《安全伴您行》等栏目,让新媒体这个新平台成了警务宣传的“心”平台。这种宣传形式更贴心、更实用,更能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
文影声“三重奏”,宣传打出“组合拳”。报纸有文、电视有影、电影有声是宣传工作的新亮点。市公安局协调焦作电视台、各县市电视台,播出以防范诈骗、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动漫和滚动字幕,在黄金时段报道我市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新闻。焦作交通旅游广播电台开办《警方一线直播室——实时路况信息》栏目,每天及时通报全市路况信息、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同时,市公安局将“我奉献、我快乐”微电影大赛获奖作品、防范电信诈骗动漫、安全出行动漫等制作成光盘,由民警在“一村一警”“两述一评”工作中组织群众收看,展示公安民警默默奉献、快乐工作的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民警还利用广场大屏幕及商场、医院、宾馆、银行等场所的LED屏幕,滚动播放市公安局制作的安全防范类动漫。在我市城区各大商场、广场的大屏幕上,均能随时看到我市公安机关制作的预防电信诈骗、入室盗窃、街头扒窃的动漫动画。50余万条防范提示类手机短信,以“焦作市公安局温馨提示”的形式,分时段、分地段、分人群发送到百姓手机上。
百姓的点赞,变成了交口称赞。武陟县郭堤村村民赵小树说:“如今有不少警察,不在办公室里坐,喜欢来咱村里转转。”这是百姓对公安机关“一村一警”工作的高度评价。沁阳市民刘先生对公安机关的护学岗工作大加称赞:“没有这些护学岗,学生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公安机关这才是真正为民服务啊!”网友@辛锐风发帖称,公安机关便民工作扎实不扎实,主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网友们对于真心为民服务的民警,还是不吝啬点赞的。网友@小勇发帖称,微信圈里的“警察故事”,让警察的神秘工作有了新鲜感,让网友看到了警察真实的一面,为他们的辛勤工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