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大红脸蛋、彩绣球,敲锣打鼓真热闹。日前,记者在武陟县北郭乡贾作村看到,在村里投资3万多元修建的村文化中心,村民们正唱着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好不热闹。“我们农闲时就来这里唱唱戏、读读书、打打球,这样的文体活动每天都有,现在村里富了,我们真正过上了好日子。”一位村民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
如今,贾作村获得了很多荣誉:“省级文明村”“省级清洁家园先进村”“市级文明村”“创卫先进村”“巾帼文明示范村”“先进党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四星级站点”“AA级平安村街”“农村特色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就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环境脏乱差、干群关系紧张的村子。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民们都说,村子如今发生的巨大变化,全靠团结一心的村两委会班子和一个能给党员干部带好头的“班长”——贾作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平。
记者听村民们说,李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黄金搭档”,为村里办了一桩又一桩实在事。说起村里的两位好领导,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前些年,听说国家支持建设家庭沼气设施,该村干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3万余元,并发动群众修建了168个沼气池,改厕150个,家家户户进行了卫生整治,使150多户村民用上了干净、清洁的沼气。此举不仅实现了节能环保,也为村里的蔬菜种植提供了无公害肥料。
2008年,贾作村成了新农村建设市级试点村。李国平带领全村干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对村内外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沿村墙体统一粉刷美化;村里还成立了保洁队伍,建立了保洁制度,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堆填场;安装了健身娱乐设施,为群众的业余文化提供了好去处。
“如今,你一进村就能看到统一着装的保洁人员,每家每户门前还有‘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现在村民都能自觉地把垃圾进行分类堆放了。”李国平告诉记者,村里的清洁队每天都会把煤渣、建筑垃圾运到指定的地点,不可回收的垃圾都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2013年,贾作村获得了“省级清洁家园先进村”荣誉称号。
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是村民的福气。“村里逐渐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群众不富、经济不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李国平说。为此,他四处取经,决定发展鹌鹑产业,但经济效益如何,他心中没数,村民更是心中没底。
于是,李国平决定自己带头做示范,先一次性饲养了1万多只鹌鹑,后来又买了5000只,两天能卖一次鹌鹑蛋,平均每天的纯收入有300多元。看到了致富的好路子,在李国平的带动下,全村如今发展了10多家鹌鹑饲养厂。
第一条致富路走通了,李国平又马不停蹄地开拓了另一条致富路。
李国平要充分利用村里的传统种菜优势,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漯河等地学习外地先进的种植技术,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来村里讲课,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菜农,引导村民种植新特优的蔬菜品种,从而延长种菜的周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该村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达110户,占全村人口的50%,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亩。其中,黄瓜、西红柿两个品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已经通过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验收。如今,贾作村是武陟县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
如今,贾作村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全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为了贾作村更美好的明天,李国平和全村的党员干部表示,一定要当好强村富民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