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丨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领导干部隐瞒“裸官”身份不报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工信部拟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实行准入
沪昆高铁湖南段贯通 湖南高铁覆盖率超七成
图片新闻
乌克兰提出加入北约路线图
让为民奉献精神永驻社区
中国智协六届二次会议在我市召开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市分公司昨日成立
靠“三大”跻身国内业界先进行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为民奉献精神永驻社区
——记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党工委书记李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张 冬

  12月9日16时30分,从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里传出阵阵童谣声,这是该社区专为附近的中小学生成立的“四点半学校”。在这里,总能看到一个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四点半学校”的“总管”的社区党工委书记李莹。

  其实,花园街社区原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城市社区,并没有现在的名望。在5046人的社区总人口中,70岁以上老人占5.1%,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到新城区,社区的基础设施也日渐陈旧,社区事务越来越难以管理。

  怎么办?面对这种局面,李莹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另辟蹊径,决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他首先从组织建设上抓起,结合实际在辖区4个网格成立了9个楼院党小组,发掘素质较高、待人热情的9名党员,挂牌成立党员中心户,设置了红色流动图书箱,分别放在党员中心户中,定期更新、流转,免费借阅。社区中的党员能经常性地开展学习、谈心和活动,既是党员学习的中心户,也是活动的中心户。

  李莹还将年富力强、更热心群众事务的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让他们人手一册党员情况表,熟悉党员情况,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支部活动日活动,以学习、阅读、收看电教片、座谈讨论、收集意见建议、走访服务、文体休闲等为内容,将支部的活动扎实开展起来,每月开展“我评我议身边的好党员”活动,评出“支部党员之星”,适当给予表彰。进而增强支部党员的归属感和亲密感,强化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和党员在支部领导下作用的发挥。

  加强了组织建设,开展工作就有了保障。他坚决落实街道网格无缝化服务工作,实行网格长和网格员配备到网格,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分包进网格,通过进居民家中、进企业单位、进门店商户、进在建项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帮民困、办实事。

  经过入户走访,召开社区议事会听取民意,李莹了解到,社区最主要的服务人群是老人和小孩。经过广泛讨论,花园街社区最终确定了社区养老理念:老人住在家中,养老服务由社区提供。这样一来,老人既留在了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生活和精神上的照顾。于是,位于花园街社区四楼的银龄公寓(即后来的银铃茶坊)应运而生。这也成为我市日间照料养老模式的第一个示范点。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完善,一个以娱乐、休息、吃饭为一体的“银龄模式”正在被广大居民所认可,也被逐渐传播。

  花园街社区的孩子大多在附近的中小学校上学,放学后无人看管成了社区居民的一个难题。一天,李莹看到社区楼上的办公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时眼前一亮,这些不都可以改成教室和活动室吗?此后,通过筹资,花园街社区在该社区二楼建起了一间100平方米的“四点半学校”。

  服务了老人和孩子,社区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李莹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服务,他还想方设法与社会的志愿者组织加强联系。他主持开展“爱心午餐”项目,为老人烹饪饺子、糊涂面条、炸酱面、包子、烩菜等日常饭菜,每逢传统节日还要专门制作一些传统美食,比如菜角、糖糕,和空巢老人共过节日。他组织开展银龄大学为老教育,联合焦作市文联的8位艺术家开办了戏曲、舞蹈、声乐等专业,让老人老有所学。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孤残儿童开展“烛光关爱”活动,对2户脑瘫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每周到家中不仅教授知识,还帮助做饭、洗衣、带孩子做康复锻炼、陪他们聊天,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还联系志愿者组织开展国学课堂德育服务,为辖区小学生免费发放《弟子规》等国学典籍,组织志愿者每周六和寒暑假开展国学诵读德育课堂,传承传统道德知识。

  此外,他还利用人民公园、百货大楼新华超市、华园小区等3个文化主阵地组织开展老年健身操、扇子舞等日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对文体社团进行登记造册,发展了黎明脚步社区分站、辣妈乐舞队、彩虹二胡队、古星戏曲队、飞跃乒乓球队等12支队伍300余名队员。让他们规范化、长效化的自我管理、自我活动,不断吸纳社区居民参与进来。

  如今,花园街社区已是一个明星社区,“一老一少一文化”等特色服务已是社区的品牌。社区的各类日常事务中,也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辛勤劳动,社区居民也从志愿服务的受益者逐渐变成了志愿活动的参与者,社区的气氛也在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服务中变得愉快、和谐。

  “为民服务是我们社区的最大财富,如果没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就没有我们社区今天良好的局面。”李莹说。

  记者手记

  与李莹相识,并不是这一次对他的采访。很早以前在他担任社区主任时,我就多次跟随领导到花园街社区调研过。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对每个人都十分谦和,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他能和各种性格、各种年龄的人打成一片,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小朋友,外加社会上的志愿者。

  他虽然是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党工委书记,但相比他担任的职务来说,更像是一个志愿者。他把社区外的志愿者资源拉进社区,让社区的服务更加完善周到。

  其实,初到社区时,花园街社区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先进典型,他对居民来说也还很陌生。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他充分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居民中间,以聊天、拉家常的形式,先让居民了解自己,然后再去了解居民。互相熟悉之后,工作便得心应手,一些问题就好解决了。

  立足于社区的现实,他开始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先后建立“四点半学校”、银铃茶坊……创新式的平台建设使得记者们争相报道,志愿者们也更愿意来此进行服务,良性循环使得社区的服务得以进一步的加强,志愿者的精神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