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帆)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维护市场秩序,全面开展了“平安市场”创建活动。截至目前,45家创建市场中,41家已达标。
以强化宣传为载体,拓展创建“平安市场”活动平台。市工商局充分运用多种渠道,利用发布创建通告、开辟创建专栏、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社会影响力。先后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悬挂宣传标语35幅,充分调动了广大经营者、广大人民群众的创建热情。
以整顿市场外部环境为切入点,深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市工商局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市场具体负责的原则,督促市场开办者加大对市场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按照标准化管理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杜绝随意乱设摊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着力为消费者构造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此外,进一步加强市场综合治理,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短斤缺两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的,及时查处,处理率达到100%;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以食品安全为突破口,加强市场经营行为监督管理。市工商局不定期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和清理,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行为,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证照齐全,资格合法。监督检查食品经营户的自律行为,督促其履行好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开展了对食品添加剂、瘦肉精的专项整治行动。以猪肉市场监督管理为突破口,重点查处了无照经营猪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以及销售瘦肉精等违法行为。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共抽检市场食品72个批次,立案查处市场内各类假冒伪劣、过期霉变、不合格食品案件18件,查获不合格、过期食品212公斤,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2.72万元。
以加强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为着力点,完善市场信用保障机制。市工商局依据市场主办者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程度等条件,将市场划分为A、B、C、D四类,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推广应用市场信用分类日常监管软件,实现监管的电子化、信息化,创新市场信用分类日常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典型市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组织开展了文明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
以加强市场硬件设施改造为抓手,确保市场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到位。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积极督促市场主办单位按照治安、消防、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市市场未发生纵火、爆炸、盗窃等安全事故;及时调解处理买卖纠纷,市场内未发生凶杀、抢劫、制假售假、欺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