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6年间,在沁阳市沁北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每天都会出现一名瘦弱的女孩搀扶着一名步履蹒跚的女孩走过的画面,她们是同学更是姐妹,自从踏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作为妹妹的刘珊便当起了堂姐刘倩的“拐杖”和“辅导老师”。在今年5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在全省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的“争做文明使者、争当美德少年”活动中,刘珊获得“河南省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今年9月,刘珊和堂姐刘倩一起成为沁阳市第十五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西向镇魏村的沁阳市第十五中学采访时,刘珊正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向班主任邢莎莎老师请教电脑课程问题。邢莎莎老师介绍,刘珊和刘倩在沁北中心小学时是同班同学,刘倩因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行动很不方便,刘珊就把陪伴刘倩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上下学、读书、吃饭都陪伴着她。
刘珊对刘倩的关心,源于父母的一句嘱托。家住沁阳市太行街道西义合村的刘珊和刘倩是同族本家,刘珊5岁时父母到外地打工,把刘珊托付给了刘倩的父母。那时候,刘珊吃住都在刘倩家,姐妹俩朝夕相处,很开心。在刘珊童年的记忆中,堂姐刘倩因为残疾不能正常行动,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她一个人待在一旁看。刚上小学时,父母就嘱咐刘珊:“刘倩是你的堂姐,不管别人怎样,今后你要学会照顾她、理解她、关心她。”父母的嘱托,刘珊铭记在心。此后的6年里,照顾刘倩成了刘珊生活的一部分,陪她上下学、陪她复习功课,有刘倩的地方总能看到刘珊。
“刘珊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关心帮助同学的事迹感动了学校的每一个人。我们相信,刘珊怀感恩之心,以友善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出更多的精彩。”沁阳市第十五中学负责人说。
⬆刘珊和妈妈一起分享获奖的喜悦。
➡刘珊每天放学回家都要为在外辛勤工作的妈妈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