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尽管天冷风大,可来自郑州的刘新生一早就驾驶着运输蔬菜的车辆来到了位于孟州市化工镇许庄村的三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批发杏鲍菇。
当日近11时,记者在合作社见到刘新生时,他已装好车准备返程。“半年来,我基本上每天都要来一趟。这里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不受季节限制,菇大、色正、水分小,销路可好了,都卖到北京了!”
走在该合作社,记者注意到,三排大型的彩钢瓦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还有两排厂房的钢架结构已经架好。在合作社理事长梁志勇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个出菇车间。“哇!”记者眼前一亮,7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在三排高2米多的钢构货架两侧摆满了菇袋。一个个菇袋里都长出了直径五六厘米、长20余厘米的杏鲍菇,犹如三排精品展示柜向我们展示着生产的产品。
“你看,这是控制器,这里的11个发菌室、25个出菇房都要靠它自动控制车间里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并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从培育到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整个过程不用一滴农药。”梁志勇向记者介绍,“我们这里是工厂化循环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自今年7月份上市以来,每天出售6000公斤左右杏鲍菇,出厂价每公斤6~8元,销量很不错。”
“食用菌产业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生产优势、生态优势、市场优势,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合作社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进行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陪同记者采访的孟州市农业局局长刘文升说。
记者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感叹,以前看到、听到、说到最多的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今,在我们身边,三联合作社已经开始用现代科技手段,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不仅节约了土地等资源,还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食用菌产量和经济效益,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我们这里是目前焦作市唯一一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梁志勇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我们在这里流转了50亩土地,搞了这个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1年可以收获6茬杏鲍菇。这个环保型、生态型、循环型高科技农业类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杏鲍菇15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