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礼仪用语呼唤现代文明意识
公交卡实现三地互通
我市部分公交线路却不能刷卡
网友质疑 公交总公司来解答
中风再发的预防与家庭保健
焦作同仁医院专家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网眼拍客
“青春电影”不要“庸俗三宝”
如此“狗仗人势”你咋看?
“总体合格率96%”不足以让人放心
除“路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礼仪用语呼唤现代文明意识

作者: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永生 作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近日,某网友发帖称:“还记得这些中华礼仪用语吗?”网友的跟帖和热议热情还很高。

  一些中老年人赞同将这些礼仪用语发扬光大,提高当代人的素质。他们大都认为,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缺乏的就是传统礼仪和道德修养,倡导返璞归真,支持文明礼仪用语。

  但是,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传统礼仪需要传承,也要顺应社会发展,但最重要的是保存礼貌的精神而非言语上的形式。网友【极光无限】提出,假如在当今社会,女人初次见长辈还得道万福“小女子给您请安了”,多酸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此持有不同看法的大概分以下两种。

  一种认为“敬语一出,顿感顺耳”。网友【紫色霞光】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包括语言、思想等,尤其喜欢古代的经典,看重中华礼仪,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而且显得人比较有素质和涵养,不像现代语言那么直接和简单。”

  “礼仪用语确实有它存在的理由,这些话说出口,让人顿感顺耳。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也不能丢失文明礼仪和传统经典。”网友【小黄鸭】说。

  另外一种则认为“礼仪用语,过于复杂”。在采访中,有不少网友向记者吐槽:“只要意思能够表达清楚,言简意赅就好,干什么非要弄得文绉绉,酸酸的让人感觉不自在呢?”

  网友【wo am i】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假如想要问一个人的年龄,现代语言直接就可以问‘您多大了’,若是用传统的礼仪用语,就要问‘您贵庚’。这样的问法对男性还可以,若是对女性或者孩童就不太合适了。因此,我觉得传统礼仪用语没有现代语言简单明了。”

  那么,到底是传统的中华礼仪用语彰显文明,还是现代语言简单易懂?不妨来听听一些学者和专家的看法。赵晶裴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40多年的退休教师,她给广大网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很多人直接就问“您今年多大了?”但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会说“您老人家今年高寿啊?”孰优孰劣,一听便知,老人更愿意听哪个人说话,更愿意和哪个人交流,便可想而知了。所以说,通过恢复使用中华礼仪用语来强化现代人的文明意识,不仅让别人愉悦和舒心,而且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愉悦与舒心。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院长穆乃堂建言:这些中华礼仪用语不但文化内涵丰富,传统韵味十足,而且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可以此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缩短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是更好地加强自己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条“绿色通道”。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