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礼仪用语呼唤现代文明意识
公交卡实现三地互通
我市部分公交线路却不能刷卡
网友质疑 公交总公司来解答
中风再发的预防与家庭保健
焦作同仁医院专家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网眼拍客
“青春电影”不要“庸俗三宝”
如此“狗仗人势”你咋看?
“总体合格率96%”不足以让人放心
除“路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电影”不要“庸俗三宝”

作者:□何勇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除了“庸俗三宝”,“青春电影”更要抓住青春的精髓,表现年轻人在生活中的拼搏、在职场中的进取,可以在青春的社会属性上深度挖掘,多一点正能量,色彩斑斓一点、清新美好一点,不媚俗、不狗血,这样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影《匆匆那年》上映六天,票房即突破3亿,成为市场黑马。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青春电影”成为近年来的市场新宠,票房喜人。然而,“青春电影”的口碑越来越差,有网友总结称,这些青春题材的影片几乎是一个模子里拍出来的:女神出现,闹别扭,女神堕胎,女神出国,回忆与重逢,再加上“老歌标配”,万变不离其宗的老套路已越发让观众生厌。(据《中国青年报》)

  青春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上了年纪的人一旦提起青春的日子,多半会神采飞扬,内心与脸上表情充满快乐和甜蜜。近年来,打着“怀旧牌”的“青春电影”颇受观众青睐,赚得盆满钵满。上述报道中所说的“‘青春电影’的口碑越来越差”也确实日渐呈现,除了“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之外,一些“青春电影”还因胡编乱造,外加不少超现实的内容,而“架空”了观众的青春记忆。

  就拿青春片常表现的堕胎情节来说,从《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都有这种滥俗情节,惹得网友频频吐槽:“《致青春》里有打胎就算了,《同桌的你》也打胎,《匆匆那年》还打胎,这几个片子干脆改名叫《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好了!”难道没经历过堕胎的青春就不是青春吗?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仍是很保守的年代,至少在开放中仍带着保守,怀旧“青春电影”大肆宣扬堕胎,恐怕不合实情吧?

  有观众分析《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发现,三部电影有3次打胎,堕胎率高达100%;异地出现“小三”,分手率达100%;女神渣男,车祸率达33%。因此,观众将这三部电影比喻成“三胞胎”。当初吻、出轨、堕胎、三角恋等屡屡出现于“青春电影”,它们所表现的青春到底有多少真实性?这样的青春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奇特人生景观的展示,甚至连个别人的人生景观都不是,自然难以达到与观众对话的人生高度。

  当“青春电影”热衷于表现“庸俗三宝”:堕胎、车祸、难到老;当“青春电影”成为媚俗、低俗、庸俗的“集大成者”,当“青春电影”荒唐地将个别人的青春期遭遇无限放大,以标注一代人的青春……此类电影的口碑会越来越差,以至于很多观众高喊:“别代表我”。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此类“青春电影”会严重误导年轻观众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使之误认为他们的青春亦该如此。这是相当可怕的价值导向。

  正如青春拥有无比丰富的含义,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状态,“青春电影”也应拍出无比丰富、千姿百态的内容,除了爱情,还要精准地抓住青春的精髓,表现年轻人在生活中的拼搏与坚守,在职场中的创造与进取,甚至可以在青春的社会属性上深度挖掘。除了观赏价值外,“青春电影”还要注重表现社会价值,多一点正能量,清新一点、美好一点,不媚俗、不狗血,这样才能激起观众的共鸣。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