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作为我国瓷器中的一道奇观,绞胎瓷源于唐朝,兴于宋朝,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在北宋时就享有盛誉。而焦作市当阳峪瓷窑也因烧制的绞胎瓷品质最高、品种最全,被誉为绞胎瓷之乡,与景德镇、德化、耀州并称中国“四大瓷都”。如今,在七贤民俗村由青砖蓝瓦、古木门窗建成的“非遗”街道里,一座名为“瓷语林”的四合院中,收集了我市多家从事绞胎瓷生产企业制作的精美绞胎瓷。看着这些闪烁着异样光芒的绞胎瓷,令人不由自主地走进“瓷语林”,感受我市绞胎瓷独有的文化气息。
千年古艺今朝复生
“凤绕花瓶放异彩,疑是仙鸟凤飞来。洛阳牡丹瓶上开,花香透过里中外。”宋朝诗人王东的一首绞胎赞,让我们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陶瓷中的璀璨明珠,绞胎瓷自唐代开始烧制,北宋时绞胎瓷在焦作当阳峪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其巧妙的构思,变化无穷的纹理,可谓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征服了无数爱瓷人。
然而,北宋“靖康之变”以后,由于战乱,当阳峪瓷窑烧制中断,工匠四散,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迄今已近千年。宋代绞胎瓷存世仅有60多件,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虽然绞胎瓷久负盛名,但是由于失传已久,除了业内人士,几乎鲜有人知。将绞胎瓷艺术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焦作人责无旁贷。如今,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在焦作重获新生,我市许多有志的艺术家和当阳峪陶瓷爱好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复古绞胎瓷工艺创作中。
如今在焦作,做绞胎瓷的企业有11家,上规模的有五六家。其中,从事绞胎瓷生产的人基本上分复古派和创新派。复古派立志要复原宋代绞胎瓷神韵,他们坚守传统绞胎瓷的制作工艺,甚至主张用木柴或煤炭进行烧制,完美地再现当阳峪古瓷文化的特有意韵;而创新派,则提倡在继承绞胎瓷传统和确保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大胆引进其他艺术门类的经验,在造型、釉彩、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
表里如一艺术孤品
在“瓷语林”中,放眼望去,满目尽是绞胎瓷器。这里收集了今古轩绞胎瓷、孟家瓷坊绞胎瓷、福盛坊绞胎瓷、天艺绞胎瓷、毕家宝坊、国礼绞胎瓷坊等我市众多绞胎瓷企业的精品之作。
这些精美的绞胎瓷,似玉柱、似宝瓶、似银盘、似花屏、似织锦,更有许多人物、生灵的造型栩栩如生。若定神凝视,这些瓷器仿佛会动,就像是一群活泼的女子捧着画作、捧着雕塑、捧着书法、捧着不可言说的意境,款款而来,乱花迷眼。
此时,一个外地旅游团来到七贤民俗村的“非遗”街道参观,当他们走到“瓷语林”门前时,立刻就被满屋各式各样的绞胎瓷吸引,纷纷走进来欣赏。当有游客问及这些绞胎瓷艺术品与其他瓷器的区别时,“瓷语林”的工作人员娓娓道来,详细讲解绞胎瓷的前世今生。随后,工作人员拿出专门展示绞胎瓷艺术效果的瓷片。通过对几片绞胎陶瓷瓷片的观察,可以看到瓷器内部的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可谓表里如一。
孟子说:“君子本色,表里如一。”表达了对君子本色的尊敬与欣赏。而绞胎陶瓷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点,正是古时文人雅士“君子情怀”的象征。欧阳修有名言:“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而绞胎瓷“表里如一”,可投清流,自然为君子所追捧,套用欧阳修的话,“表里如一,此君子之瓷也”。
同时,绞胎瓷也“绞”出了无穷变幻,它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依次叠合,经拧扭、绞揉成团,拉坯成型,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
由于泥坯绞糅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绞胎瓷的表面呈现木理纹、羽毛纹、草编纹、花卉纹、麦穗纹、漩涡纹、放射纹等形态,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山峦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纹样具有自然、质朴、灵动的特点,有行云流水那样的感觉。它往往与画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形成独具一格的装饰效果,独步陶瓷之林,成为中国陶瓷大观园中唯一一种以胎体装饰陶瓷器物的艺术奇葩。此外,绞胎瓷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纹样难以重复,几乎每件瓷器都是艺术孤品。
古法新派魅力独特
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瓷语林”参观,看绞胎瓷的融合之美,听绞胎瓷前世今生的故事,流连于绞胎瓷的世界里。
这神秘窑火走过千年,在今天的陶瓷家族中仍然熠熠生辉、独领风骚。无论是绞胎瓷的有序传承,还是绞胎瓷艺术作品具备的实用性、艺术性、稀有性来看,绞胎瓷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看古法绞胎瓷,白泥与黑泥两种颜色的瓷土,互相糅合,互为生化,在机轮运转带动下,在无穷无尽的运动之中,产生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卉、人物、鸟兽、虫鱼及日、月、星、辰等万物,其神韵自然。无雕琢迹象,无造作而浑然天成,谓之“造化”。这种艺术思想境界,贯穿了中国道家文化思想的太极之理,黑白二泥,阴阳二气,互为互动不断演化,产生了万事万物。有意无意之间,造化着万物的生趣。创作中求自然、求真趣,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境界,即在此充分得以体现。也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完美人格,净化心灵,达到一种纯真自然超脱的艺术境界。这种脱俗飘逸的人格美,也是人们寄托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生真谛不断探索。启悟先天之灵性而大智大慧,先觉于天地万物之理。世界万物,天地之间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美妙图画、多彩的世界。
观新派绞胎瓷,除了用两种色泥相间糅合生化之外,用多彩的色泥,互相糅合、谐调、运动中而呈现出各种图画,形象自然生动,天然无琢。其妙趣旨在天真、意境深远,深得中国传统书画之妙意。绞胎艺术瓷的这种迁想妙得,师法自然之灵机,造就了当代当阳峪绞胎瓷艺术的稀世珍品,堪称国宝。这种黑与白、红黄兰等多彩融合,加之土火的有机结合,熔炼冶化至纯青之境,而后至化境,化生而成的山川、河流、人物、鸟兽,这便是当阳峪绞胎艺术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非遗魅力当代传承
看着“瓷语林”满屋落梅惊风、淡淡如菊的绞胎陶瓷,正如高风亮节的君子。岁月会让表面的美丽纹饰变得斑驳,而永远不会被磨蚀的,是纯粹的内在与不灭的风骨。
对于绞胎瓷,陶瓷考古学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称赞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绞胎瓷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就不仅仅是地域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最终会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也有对焦作绞胎瓷的记载:“当阳峪窑,宋代北方民间瓷窑。窑址在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绞胎瓷釉色光润莹亮,装饰技法有刻花、半画半刻、填彩、三彩式绞胎等,其中以绞胎技法最具有当阳峪窑的独特风格。而在焦作当阳峪,现存大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是我国目前现存三大窑神碑之一,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之繁荣。碑文记述立庙之因:“……遂益蜀日发徒,远迈耀地,观其位貌,绘其神仪,而立庙像于兹焉。”“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由此可见当阳峪窑场繁盛之状况。
绞胎瓷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内外通透、一瓷一品、无法复制的陶瓷品种,是一个手工艺术品。
曾记得,日本有一个名叫小山富士夫的古陶瓷学家,写过一篇题名为《北宋的修武窑》的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修武窑是被人遗忘的窑,在北宋没有像修武窑那样风格富有变化、纹样优秀、色彩丰富的窑。就拿当阳峪窑风格的代表作品白地黑剔花来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同样花纹的东西。”现在,当阳峪绞胎瓷被学界和收藏家极为推崇,称之为“天下之绝工”。老一代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在《谈当阳峪窑》中说:“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相媲美。”
确实,绞胎瓷天生就是让人去想象的。这些泥土,一旦搅动起来,绞动开来,就灵动,就幻化。它成为人形,或抚琴长啸,或寒江独钓;它铺张成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大漠孤烟;它盘曲而为满身云烟的“中华龙”,它馥郁而为与昆虫相伴的“硕果”。
如今,绞胎瓷之美已被世人熟知。200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美术》课本,我市杨峡先生的绞胎瓷艺术作品《花器》、柴战柱先生《硕果》被收录。而在“瓷语林”中,你不仅能欣赏到《硕果》《天地悠悠》《峪中藏宝》《承华羽翼》《中华龙》《玉壶春》《清明上河图》《太极之韵》等绞胎瓷精品,还能同绞胎瓷大师学习绞胎瓷技艺。
千年古瓷焕发新颜
感受了绞胎瓷的文化,领略了绞胎瓷的美,其实,当今的绞胎瓷还有一层意境,那就是创新。
绞胎瓷的创新,不仅仅在烧制工艺上,更多的是体现在造型创新。在“瓷语林”的新型绞胎瓷中引入了彩绘、浮雕、透雕、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段,使绞胎瓷获得了更大的艺术表现力。
“瓷语林”中有仿古绞胎瓷、绞胎绞釉瓷、绞胎蹄花瓷、绞胎镂雕瓷、绞胎雕塑瓷,还有绞胎和生活相结合的比如茶具、酒具、文具、餐具等这些艺术生活化的瓷种。
其中,精美的茶具配上绞胎瓷灵动的花纹,再加上无缝的工艺,看之使人赏心悦目。试想,用此茶具,煮茶品茗,养心调息,以使精光内敛,随手把玩,感悟绞胎陶瓷文化,既能养心又能韬光养晦,一生受用不尽。
如果说绞胎瓷具受到中老年人喜爱的话,那么,绞胎瓷饰品则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瓷语林”一处专门的柜台里,放置了许多由绞胎瓷制成的手镯、项链、手串、挂件等很符合时代潮流的饰品。其精美程度完全不亚于文玩市场里任何饰品,而且由于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一定会成为年轻人佩戴的新宠。
如今,“瓷语林”将我市众多绞胎瓷精品收集一堂,就是要向所有来参观的游客展示我市独特的绞胎瓷文化。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焦作人就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传承和复古,创新和发展,实现高端艺术品与产品复制大众化的相互融合,走出一条用艺术品带动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绞胎艺术瓷与焦作的太极文化、山水文化、怀药文化一同走向世界。
图① 一位游客正在欣赏绞胎瓷。
图② 无缝极品壶。
图③ 靖康窑变。
图④ 硕果。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温馨提示
●自驾线路:山阳路—太行路牛庄大转盘—焦辉路—冯营矿向东1公里处七贤民俗村
●3路公交车路线:焦作火车站南站—二医院—妇幼保健院—焦矿五官医院—东方宾馆—盛鑫祥眼镜总店—亚细亚大酒店—保险公司—体育中心—交警一大队—新世纪双语幼儿园—陶三—百间房—小马矿—马界—田门—李庄—安阳城—冯营—夏庄站七贤民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