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我们根本不敢在家睡觉。” 92岁的肖先炳至今仍心有余悸。
日机的狂轰滥炸总是让重庆燃起一片火海,大火几天几夜蔓延不止,到处都是急于躲避空袭的人。惨案就这样发生了。1941年6月5日,从傍晚至午夜,日军对重庆进行了持续5个多小时的轰炸。重庆一个主要防空洞的部分通风口被炸塌,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估计数千人死亡。“我们一家五口,不想一起死,存一丝希望,总要留个人帮忙收尸,所以特地分开来躲。我和妈妈进了校场口这个洞,大家在里面拼命挤、拼命拉扯,无法呼吸……”朱光明和母亲是校场口“六五大隧道惨案”的幸存者,遗址浮雕侧面光屁股小孩的原型就是他。但他的姐姐染上重庆大轰炸中流行的霍乱、痢疾,不幸早早离开了人世。
经过7年的研究,专家确定了重庆大轰炸首批2660名遇难同胞名单,这份名单不仅有遇难同胞姓名,还有遇难时间、遇难地点、死亡年龄、生前住址等信息,为佐证那段历史提供了有力史料。
患难中,重庆各界人士亲如兄弟姊妹。潘洵介绍,当时在一些背街小巷,由于停电路黑,家家门口都点着“太平灯”(煤油灯),以方便行人。
“重庆人民用坚强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座炸不垮的城市!”潘洵说,“我们将用国家公祭的形式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