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关于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公告
孟州市个人PCT专利申请 实现零的突破
“黑陶村”走上富裕路
“俺家的肉牛 会卖个好价钱”
为了149万人吃上安全水
狠抓矿产执法监察工作
图片新闻
党建顾问团受欢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149万人吃上安全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其中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性资金6882.6万元,本级政府投入1391.7万元,利用“BT模式”融资5500万元,解决了全市329个行政村38.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在全省108个县(市)中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提前实现了焦作市政府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彻底告别吃水难,吃上放心水、安全水”目标,彻底解决了全市农民饮用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

  2011年,对于修武县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不论是平原乡村、还是山区农村,到处都是打井、挖沟、敷设管道的施工现场、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该县下决心要用一年时间解决全县112个行政村10.29万人的吃水问题。该县自来水村村通战役从这年9月17日打响的,该工程涉及3个山区乡镇61个行政村和5个平原乡镇51个村。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平原乡村年底前实现了通水,当年春节吃上自来水;山区乡村由于受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工程类型、质量要求等制约,次年4月都实现了正常供水。

  饮水安全工程惠及百万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我市众多农民群众告别了千百年来肩挑手提的取水历史,用上了安全、洁净、方便的自来水,农民兄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称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他们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孟州市人均水资源仅477立方米,属重度贫水区。孟州一些村庄特别是岭区老区村庄的群众饱受“吃水难”之苦。“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哪个吃水心里愁……”民谣里透着诸多的无奈与辛酸。为破解群众的吃水难题,孟州市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先后投资4629万元,实施了14批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余万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孟州市赵和镇还封村是个仅有400多户人的岭区小村,由于原先村里水质有问题,患牙龈病、粗脖子病和癌症的人很多。该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成通水之际,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80多岁的石立恒老人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俺村打了吃水井,实现了几代人吃安全水的梦想。”

  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位于深山区,全村共有590户、2500多人。由于该村地处山区,一直以来全村群众吃水都要远到10公里以外的山王庄村买水、拉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宁舍一个馍、不舍一碗水”是对该村群众历年来饮水的真实写照。为改善该村群众饮水现状。去年10月,该市投巨资,经过近2个多月的艰苦施工,于年底竣工通水。该村群众彻底告别了肩挑、拉水吃的历史。该村群众说“不管春夏秋冬,一拧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水。”因为有了“水”,常平村部分群众还装上了太阳能。

  博爱县金城乡秦庄村有150户700多口人。过去,乡亲们吃的是手压井水,又苦又咸,后来改用螺旋泵从20多深的地下抽水吃,还是又苦又咸杂质多。该县水利局投资40多万元,村里自筹10多万元,打了一眼160米的深水井,管道敷设进了家家户户。该村干部秦振雷说:“通水那天,全村人就像过年一样高兴。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告别了靠螺旋泵抽苦咸水吃的历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