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市环保局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坚持把群众利益、群众需求和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把功夫下到平时,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队伍形象。因此,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是政风行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市环保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精神状态良好的员工队伍。一是从提高文明素养入手,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该局把开展政风行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局组织开展了以“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全面普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逐步营造自觉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氛围。二是从加强队容风纪管理入手,努力塑造员工队伍良好的形象。队容风纪是一支队伍形象的直接体现,是队伍素质最直观、最外在的反映。为此,市环保局对全局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从接打电话、待人接物等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抓起,从每一名执法人员做起,坚持文明执法、礼貌待人,保持队伍良好的仪容举止及行为规范,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让社会广泛认可的环保执法队伍。三是从提高员工队伍的执法水平入手,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该局通过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演讲比赛、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面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水平。四是从加强廉政建设入手,防止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该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和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利用职权吃拿卡等行为;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健全责任制和倒查追究工作机制,督促执法人员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开展三大工程
改善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企业污染整治、河流污染防控、生态乡镇建设……环保部门的每项工作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环保局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组织实施了“8160污染整治工程”和“53120环境污染整治工程”,今年重点开展了蓝天、清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截至目前,该局完成28台燃煤机组锅炉脱硫提标改造和5家水泥熟料生产线烟气脱硝治理工作,城区集中供热供气范围内10吨以下锅炉全部关停到位;整治露天有烟烧烤摊位431处,施工工地落实防扬尘措施74处,餐饮门店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284家、安装油烟净化器727家;完成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22588辆,完成了57家加油站、82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24家重点涉水企业提标改造项目;完成5个省级生态乡镇、64个生态村创建工作,对50家畜禽养殖场进行污染整治。
三大工程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截至目前,我市4个省控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72.73%,高于省定目标(70%);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高出省定目标(98%);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9天,达标率为68.6%,高于省定目标(60%)。
强化政务公开
接受公众监督
近年来,市环保局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民心工程,不断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方式、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该局出台了《焦作市环境信息指南》《焦作市环境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焦作市环境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二是明确责任。该局成立公开小组,指导和督察政务公开情况,每个科室明确一名人员,负责对政务公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上报,并在每月的工作例会上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总结和讲评,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三是将焦作市环境网站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将机构职能、工作动态、办事指南、法规标准、审批公示等内容及时在网站上进行公布和更新,广泛接受公众的监督。四是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环保知识,在媒体上深入报道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工作动态,促进社会各界全方位关注、参与、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五是把方便群众办事、服务保障民生作为公开的重点,各科室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发放收费明白卡、告知单、公开信、便民手册、宣传手册等方式,满足群众需求,优化政务服务,提高环保公信度。
解决突出问题
维护群众权益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此,市环保局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顺应民心的关键举措,作为衡量环保部门办事效率、执法水平、服务质量的一把尺子。一是落实责任化监管制度。该局大力实行“常规化明查、常态化暗访、反时差检查”监管制度,落实“责任网格化、执法模板化、管理分类化”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查环境违法行为。该局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活动,现场监察16554人次,检查企业5657家次,对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和突出环境问题,分别采取行政处罚、致函当地政府、约谈政府领导等方式,促进问题得到解决。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查处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702起,立案处罚117起,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及时化解信访矛盾。该局积极做好环境信访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妥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共受理并处理12369、网站投诉等各类投诉2579起,做到对环境信访案件及时查处、及时结案、及时反馈,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有效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队伍形象
在工作中,市环保局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人员、技术、装备等优势,积极开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活动。一是加强总量预算管理。该局把主要污染物总量预算指标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责任目标,对建设项目实行网上核准、前置审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高效配置环境资源。二是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简化审批程序。该局下放9大类30项建设项目环境评估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40%以上。四是跟踪做好项目服务。该局组织召开12场巡回服务会,现场咨询项目262个,对238个项目进行免费预评估,并落实重点项目服务联系制度,保证重点项目应批、尽批、快批。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608个、验收项目177个、否决项目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