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质量奖撬动教育质量提升
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 “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议的公告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 第十九次主任会议
董春红:追求卓越书写绚丽人生
桑坡村成为我省首个“淘宝村”
解放区:项目集聚 产业升级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质量奖撬动教育质量提升
本报记者 刘 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作四中高一语文教师闫海云在上优质示范课。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诺言 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提高市直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每生每年790元标准执行,市直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初中水平。

  行动 “长歌不长,短歌不短。”

  “应该是指歌声的长短,而不是篇幅的长短。”

  “现在高考试题是探究性开放性的试题,这个知识点成绩好的班级可以进行拓展,成绩稍弱的班级要注重掌握基础知识。”

  12月15日下午,风冷天寒。在焦作四中高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办公室,语文备课组组长闫海云正带着7名语文教师在集体备《诗三首》这节课,大家就长歌行与短歌行如何区别等拓展知识点进行讨论。

  课堂流程设计是否合理?知识点讲得是否到位?针对班级差异讲课时应该如何处理?讨论修改备课提纲时,教师们常常为了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很小的课堂环节的设置争得不可开交,目的就是吃透讲准知识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轻松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知识。

  “越讲越明,越争越清。集体备课是教师们相互取长补短、加强合作、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也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该校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军文告诉记者,“像这样的集体备课,该校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组一周要进行两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还推行了听评课制度等,就是要让教师在课堂上下硬功夫,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教育质量,今年市委、市政府把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作为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市县区财政拿出1040万元,奖励在提升教育质量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学校和县市区。

  “在高中质量奖的评价体系中,首次增加希望生上线率、学生总体进步幅度两项评价指标,用三年前高中招生成绩与现实高考成绩进行对比,体现高中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水平,确保评价更加科学、公正。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奖的评价体系中,首次增加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招生与巩固两项评价指标,激励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水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峙东说,“今年市教育局对教育质量奖评选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质量导向更加凸显,奖励项目由去年的92个压减为今年的45个,集中奖项奖金以增强导向和激励功能。”

  焦作四中提质举措是我市各学校潜心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在教育质量奖的激励下,全市各县市区各学校研究推行一系列提质举措,积极打造名师名校,实现了教育质量的逐年攀升。今年高考我市一本上线2545人、二本上线7184人,上线率均高于省平均上线率,分别比去年提升19.9%、12.5%。

  质量提升不只体现在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级教育质量奖不再设立初中学校和小学学校奖项,而改由各县市区政府为主表彰奖励,就是要发挥市级教育质量奖的杠杆撬动作用,激发县市区政府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强化教育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要,我市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将市直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生每年230元提高至790元,高中学校经费保障能力的提升,将有力地促进高中教育发展。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