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科研创新的天地里无私忘我,参与完成了腺苷、胞苷、尿苷等10余种核苷类药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开了用化学法合成并生产核苷类药物的先河,打破了国外对核苷类产品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抗艾滋病及乙肝病毒新药作出了卓越贡献;
她被称为“拼命三郎”,一鼓作气仅用八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从一名专科毕业生成长为名校博士,从一名学生辅导员成长为高校科研处的处长,建章立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全校营造学术氛围;
她知恩图报,完成博士学业后,毅然回到曾培养她的母校,开拓创新,建立了我省唯一一个依托专科院校成立的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使我市的怀药研究站到了新的制高点,为托举和提升“四大怀药”的研究与开发不懈努力……
她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焦作市十佳科技英才。
她就是我市第九批市管专家、焦作大学科研处处长董春红教授。近日,记者走进焦作大学校园,倾听董春红的成长故事,探寻其科学研究之路。①5
详见今日本报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