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红薯没啥稀奇的,但应用循环经济理念来种红薯的还真不多。12月14日,记者走进河南青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修武县青云生态农业示范园,所见所闻颠覆了记者对传统种植模式的一贯印象。
在园区西北角,工人们正在把收获的红薯加工成粉条,有的工人从沉淀池捞取淀粉进行晾晒,有的工人把淀粉放入机器加工粉条,有的工人则把从机器中出来的粉条挂到架子上晾晒……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园区的中部有8个大棚,大棚里种了西红柿、平菇、草莓等蔬菜和水果,而园区北面散养着鸡、鸭等家禽,在园区东侧还有个鱼塘,不少草鱼在池塘里畅游。
“近年来,我们建立了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林下养鸡、养鸭、养鹅的模式饲养家禽,家禽吃的是天然青草、昆虫等,鸡鸭鹅的粪便用于还田肥土,增加了土壤肥力。”据园区营销经理马服祥介绍,2012年,该公司从修武县郇封镇大文案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修建了这个生态农业示范园,以种植红薯、销售粉条为主业,先后建成了蔬菜大棚、鱼塘、饲养场等。
生态农业示范园刚开始运营时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该园区组织人员多次赴外地考察循环农业项目,参加大型交流活动。经过学习,该园区初步形成了“绿色、健康、安全”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用红薯叶当喂养家禽以及鱼的饲料,用家禽的粪便当肥料用于种植红薯,初步建立起了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今年,该园区又建了一座沼气池,园区内的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等得到了有效处理,并利用生产的沼气供餐厅燃用、取暖、照明。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园区积累了很多循环经济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为扩大经营面,该园区搞起了红薯深加工,这样既可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又可以让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下脚料作为上好的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一边雇当地的村民为园区工作,一边收购村民种植的红薯,并将其加工成产品进行销售。园区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在园区工作,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平时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儿。今后,我们还要将园区继续做大做强,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马服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