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元旦、春节临近,记者昨日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了解到,为让群众在双节期间买得放心、吃得安全,我市启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双节期间群众饮食消费安全。整治行动中,我市将派出9支督导组分赴各县市区,就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双节期间食品消费集中、需求旺盛、市场活跃,广大群众探亲访友、外出旅游、娱乐聚餐活动明显增多,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敏感期和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市政府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特点,结合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根据节日食品消费特点,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和相关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加大对商场超市等散装食品的监管,检查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存放和销售,销售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明,是否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解决散装食品来源不明、露天存放、加工制作卫生状况差等问题。
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我市将加大对本地企业生产的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类、调味品和地方特色食品(松花蛋、武陟油茶、怀药产品)等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生产企业严格依法组织生产,落实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确保出厂食品质量安全。坚决打击和严厉查处使用回收原料生产食品、降低标准突击生产食品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在流通环节专项监督检查中,我市将突出对乳制品、粮食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等重点品种,农村、城乡接合部、城市社区、旅游景区及车站等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尤其要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店的监督检查。依法监督节日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同时加强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节日食品储存条件等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特别是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节日期间聚餐增多,在餐饮环节的整治中,我市将以餐饮集中区、旅游景区及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米、面、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节令性食品等大宗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为重点产品,以原材料采购和贮存、凉菜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及工用具生熟分开、备餐及食品配送等为重点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改,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此外,我市还将着重抓好学校食堂等重点场所监督检查。
据了解,整治期间,我市将派出9支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就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合力保障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