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家里就我一个男孩儿,母亲长年腿疼,行动不便,父亲今年年初又得了肝病,我老说,等忙完这阵子就带年迈的父亲到焦作、郑州的大医院看病,可至今都抽不出时间!”张鸿海说不下去了,他低头沉默了半天,擦一把眼角的泪珠,语气坚定地说:“等忙完这阵子,一定带老人去看病!”
为了工作,他疏于照顾父母。
张鸿海,沁阳市覃怀街道党工委书记,他的时间哪去了?
“张书记几乎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一年到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覃怀办事处司机胡国栋说。
“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街道抓稳定、抓发展、抓美丽乡村建设上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该街道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去年9月份,张鸿海到覃怀街道任党工委书记。到任后,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信访工作。
覃怀街道信访积案多,上访告状户多,不少群众因问题久拖不决,经常进京上访。张鸿海说,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他和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后,利用午饭和晚饭时间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倾听百姓的心声,调查信访积案,对梳理出来的老大难问题,逐一对症下药,制订解决方案,并分包落实到班子成员头上。
居民赵力高,今年65岁,独居老人,家境贫寒。本就靠吃低保生活的他,还要照顾70多岁双目失明的五舅马敬祥,生活非常困难。为了给五舅一个幸福的晚年,他多次上访,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张鸿海得知此事后,多次登门了解情况。当他看到赵力高家一贫如洗的家境后,心情十分沉重,他安慰老人说,你家的问题政府一定会尽快解决的。随后,张鸿海马上召集街道有关领导和民政所的相关人员研究解决方案,并多次到沁阳市民政局协调。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把马敬祥送到了沁阳市中心敬老院。为表示感谢,赵力高特意为街道送去了锦旗,但他送到张鸿海家的土特产被婉言谢绝了。
如今,在该街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件信访案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上访告状的事儿基本不见了。
今年年初以来,该街道的“大个头”项目相继上马,10多个项目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是近年来引进大项目最多、投资金额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年。其中,方圆物流、凯红机械、泰利机械、天鹅型材等项目的投资金额都超过了1亿元,天鹅型材的投资金额更是高达12亿元。
张鸿海说:“抓项目、抓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覃怀街道大发展、大作为的根本。”为了抓项目,张鸿海真是操碎了心。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年,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太不容易了!”
泰利机械项目占地100亩,涉及小王庄、张庄、庞门3个村。征迁最难的是小王庄,个别人利用企业落地的机会,鼓动群众上告到国土资源部,阻挠项目落地。对此,张鸿海带领工作组住进小王庄,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并帮助带头闹事的组织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一个带头闹事的村民因宅基地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为发泄怨气,他多次带头上访告状。在摸清情况后,张鸿海与街道干部一起协商,为他按规定划了宅基地,并兑现了360元的伐树钱,打消了该村民的积怨。
投资12亿元的天鹅型材项目,是张鸿海用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引来的大项目,并被列为焦作市重点项目工程。该项目分两期,占地500亩,征地拆迁涉及牛庄、西武庄等5个村,有养牛场、门球场、花圃、苗圃、鱼塘、树木、坟墓等,拆迁任务十分艰巨。今年6月份,占地征迁工作开始后,为了工程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张鸿海戴一顶草帽,手里拄个棍,几乎每天都要到各村走访一遍,详细了解征迁难点,一个一个破解难题。在一处花圃征迁过程中,花圃主人死活不同意,又哭又闹,还玩失踪,张鸿海三番五次上门劝解,讲大局、讲法律,以理服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鸿海用真诚和爱心,终于攻下了这个“坚固的堡垒”,确保了项目按时落地。说起占地征迁,天鹅型材总经理拜云飞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占地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作保障,要想让10万吨节能环保铝型材和德尔堡窗业公司2个项目能顺利落地,根本不可能。工程之所以能顺利推进,确保明年4月份能开工生产,多亏了张书记和街道干部的大力支持,天鹅型材选对了投资宝地!”
抓发展,增强了街道的经济实力。今年前10个月,该街道财政收入在沁阳市13个乡镇街道中,有5个月增幅都排在第一位。
在采访张鸿海时,记者深入到该街道走访,所到之处,看不到污水和垃圾围村现象,大街小巷干干净净,全都达到了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的“五化”标准,乡亲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该街道庞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有常说:“张书记抓美丽乡村建设,抓到了百姓的心坎里,没有今年的努力,就没有这样的好环境。”
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张鸿海全身心投入,逐村逐街制订、落实创建方案,街道拿出2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组建了环卫中心,成立了环卫、保洁队伍,提高了环卫人员的工资,购买了垃圾运输车和相关机具,并建立了长效机制,使全辖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今年年初以来,在沁阳市组织的4次美丽乡村观摩评比中,该街道夺得了4个第一。
张鸿海的付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他本人也获得了河南省建设劳动奖章、河南省环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张鸿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提起自己对家人的亏欠竟哽咽不语,泪湿双眼。他说:“不是自己没孝心、不爱家,而是工作实在太忙了,抽不出身啊!”采访中,这个场景深深打动了记者的心。
为了工作,他把乡亲当家人,却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亲人。他说,全身心投入工作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我想,人民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