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让学生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通过在校学习,不仅教育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还让学生学会做人,增强敬业奉献和感恩意识,将来找到一个好企业、好岗位,这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和心愿。”该院院长殷东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
众所周知,上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一个良好基础。这些学生多偏好技能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如何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兴趣,真正掌握一门技能,就成为该院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必然选择。
“学习技能改变人生,掌握技能走遍天下”“勤学苦练成专才,上岗就业显风采”走进该院,这样的课堂标语让记者眼前一亮。为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该院不仅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对技能感兴趣,还以赛促学,每学期都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学生动手,老师参与,学生赛、师生赛,使全院学习技能风气十分浓厚。同时,该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家、省级各项技能竞赛中,该院荣获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十名、全国石油化工系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省技工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一等奖以及全省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工、数控车工、计算机、烹饪等专业一等奖。在今年4月举办的河南省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院组织20名学生参加了机械类、电气类、烹饪类、计算机类等10个项目,取得了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在今年10月举办的焦作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该院师生又在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汽修、化检专业竞赛中脱颖而出,4人获得第一名,5人获得第二名,3人获得第三名,该院获得优胜单位奖和优秀组织奖。
为进一步让职业教育适应企业需求,该院与我市及省内外6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开办“工学结合班”“企业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该院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牵头成立河南省机械成型技术技工教育集团,参与河南省电气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现代制造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数控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等,实现了校企、校校之间的资源互补、定期交流、互惠共赢。
创新服务内涵:培养培训与地方经济相辅相成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在当今“中国制造”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匮乏的现实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为此,市技师学院以强烈的责任感首先确保地方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该院密切校企联系,实现名校配名企战略,不断开拓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领域。该院完善了由各类企业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及业务部门组成的“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机制。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问题,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从企业、新技术的运用及市场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近年来,该院凭着工科人才集聚、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密切校企合作,仅今年年初以来,就为社会、企业培训技能人才4000多人次。学校真诚为企业服务,也得到了企业的回馈和政府的支持。至今,有1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向该院提供价值近2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13家企业在校开设20多期冠名定向培养班,60余家企业成为学院就业、创业基地。
该院坚持为地方培训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为企业职工进行提升培训。同时以就业为目标,围绕产业用工需求,为焦作市乃至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近三年,该院共举办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劳动预备制学员和农村劳动者等各级各类培训班,接受培训人员逐年递增,已经达到20000余人,学员中的多数人现已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院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享誉社会,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技工学校、河南省机械成型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据悉,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为解决校区分散、管理成本大、旧校区房屋陈旧、危房逐渐增多等问题,该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已然启动。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市职教园区二期工程,也是市重点项目。新校区规划在校生人数10000~12000人,占地约600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随着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实施,该院将极大地拓展我市社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增强我市各企业提升职工技能培训的能力,必将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坚信,借新园区建设之契机,市技师学院也一定能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