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展靠质量 换挡不失速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多措并举服务就业困难群体
美丽学校创建工作受称赞
文昌街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小小芝麻糖 做出大名堂
“双学一创”提升党员素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芝麻糖 做出大名堂

作者: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记者来到阳庙镇祥云芝麻糖专业合作社,见到理事长和艳丽时,她正和来自新郑的客商洽谈业务。她告诉记者,冬季是芝麻糖销售的旺季,目前该合作社6条生产线全部运转,2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工作,一天能生产芝麻糖近1万公斤,仍然供不应求。

  和艳丽所在的阳庙镇和村历来就有加工制作芝麻糖的传统,她家祖传制作麻糖工艺,但后来由于产品单一、质量下降等原因,她家的作坊和其他手工作坊都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面临停产。

  面对危机,和艳丽跑到湖北孝感拜师学艺,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回来后带领村里6名党员,筹资80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她大胆改良传统工艺,研发出适合更多人口味的芝麻糖。除了口味的创新,她还致力于形状、包装的创新,一改传统的棍状芝麻糖形状,将芝麻糖做成条状、块状,根据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包装,让传统的芝麻糖变得时尚起来,不再仅仅出现在路边地摊上,而是跻身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大型超市及全国各地的特产店里。和艳丽不仅将芝麻糖做出了名堂,还带动了周围群众一起致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