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图片新闻
2015年重点经济工作解析
我市2014年初步预计 各项增长指标
我市2015年 主要预期目标
2015,我们怎么看?我们怎么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5年重点经济工作解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站在新一轮改革起跑线上,焦作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省晋位升级。我们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先行先试、探索突破,最大限度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当头炮,深入推进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建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创建,深入推进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探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授信、农业大灾风险补偿等改革工作。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市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一要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改革,研究制定健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意见,落实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改进政府价格管理和监督方式方法;二要围绕城镇化建设深化改革,大力推广孟州市城镇化建设经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和农民住房转让制度;三要围绕载体发展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不顺问题,开展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和行业项目核准手续前置改后置改革试点工作;四要围绕项目审批深化改革,制定出台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对并联审批项目前置条件进一步核减,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类中介服务行为。

  (市发改委主任陈湘)

  财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设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当前我市一要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把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要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三要建立透明预算制度,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四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唤醒财政沉睡资金;五要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六要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充分运用财政杠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市财政局局长程玉国)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扩大开放是借力、借智、借势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努力扩大出口规模,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转变招商思路,聚焦产业优势。我们必须将招商思路从靠优惠政策吸引,转向靠产业集聚、配套能力、链条延伸吸引,依托我市产业基础优势,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创新招商方式,着力招大引强。瞄准国内外500强和央企省企、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题招商、集群招商。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增长点。电子商务是与传统产业关联度极强的新型业态,是新一轮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新增点。我们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商龙头,加快与健康谷公司合作,推动中韩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北斗智能交通物流电商项目建设,打造国内最大智能交通物流电商平台,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重大突破和跨越。

  市商务部门将努力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一是突出产业集群招商。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工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和央企省企、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二是大力开展现代服务业招商。组织开展“百强电商进焦作”招商行动,通过引进电商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物流配套产业。三是着力拓宽开放领域。加快社会事业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农业领域开放,推进城乡建设领域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四是着力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推进示范区创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支持孟州市创建省级羊剪绒制品出口基地、武陟县创建省级造纸和纸制品出口基地,推动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出口基地。五是着力优化开放环境。开展对外开放效益年活动,完善招商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中心、招商引资联审联批项目代理中心、投诉权益保护中心功能,全力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打造开放洼地和投资高地。

  (市商务局局长孙银池)

  坚定不移推动十大建设

  项目建设是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十大建设为重点,以培植经济新增点、培植新的税源财源、调优经济结构为主线,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2015年,初步安排市重点项目188个,总投资125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3亿元。要继续强化十大建设带动,坚持领导分包、观摩督导等制度,加快推进城市水系东湖及灵泉湖工程、新河源头治理工程等十大建设项目。市发改委牵头,抓紧制订2015年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力争十大建设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见效。要突出新增点培育,推动金宇阳触摸显示屏全产业等一批在谈项目早日落地,加强丹河电厂异地扩建工程等一批前期项目运作,推进嵩阳光电触摸屏柔性导电膜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武云高速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推动龙源电厂、焦作电厂异地扩建等一批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明年国家、省都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各职能部门要及早行动、主动对接,力争我市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盘子,在政策、资金上争取更多支持。要加强项目谋划,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谋划一批事关焦作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形成项目滚动实施、批次推进新格局。

  十大建设关系到焦作的长远发展,是焦作市转型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我市通过抓十大建设,抓住了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有力推动了经济建设。十大建设实施以来,我市按照“七个一”的工作法,强力推进,效果明显。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按照“七个一”工作法,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市发改委将抓紧制订2015年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在今年的基础上,确定明年十大建设的目标任务,凝聚各方力量研究解决制约十大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保障十大建设的推进完成。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上一批事关焦作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滚动实施、批次推进新格局。 (市发改委主任陈湘)

  城市水系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作为水系主要责任部门,我们将继续转作风,敢担当,勇作为,按照“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水系建设,引黄入焦全线贯通,影视湖一期基本完成,大沙河形成5.4公里景观水面,12公里带状湿地主体竣工,上秦河水成功引入龙源湖。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加快进度,强质保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西接、南引、北蓄及中水利用等工程措施,年可向城区引入地表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二是实施大沙河迎宾路两侧景观绿化、新河源头综合治理、城区5条河道治理、新河综合治理等工程,高标准打造绿色廊道和水系景观。三是加快影视湖、灵泉湖、东湖等调蓄水库建设,形成水面景观,力争2015年8月影视湖开园。四是完善大沙河带状湿地,建设白马门、普济河、山门河及蒋沟河4处湿地工程,净化地表水体,形成湿地景观。 (市水利局局长马国庆)

  坚定不移加快工业转型

  加快经济转型,首要的是加快工业转型。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引领推动产业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终端化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增量做优、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强力推进重点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坚持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十大产业工作机制,加快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655亿元,2015年力争完成投资170亿元。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业,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要争创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再培育一批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进一步提升工业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指导服务,再上市(挂牌)一批企业,力争更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充分认识新常态带来的重大机遇,坚定信心,紧紧围绕市委“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主动作为,突出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组织实施工业十大产业,坚持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机制,大力推动焦作工业十大产业提质增速。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围绕工业十大产业发展,重点推进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总投资655亿元,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三是完善投融资平台,提高资金保障能力。筹措不低于6000万元资金,进一步夯实完善市工业投融资平台。四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开放水平。进一步转变招商思路,深化区域合作,切实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五是强力实施十大建设信息化行动计划,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六是深化创新引领,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品牌经济。七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做好“330”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工作,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努力化解企业风险。 (市工信局局长兑恩奇)

  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市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显著特征,就是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我们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载体,着力构建具有焦作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转型、驱动发展能力。要引进一批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转化,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现实生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支持企业与行业龙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新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好创新券和科技贷款贴息等制度,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探索成立专门服务科技创新融资的科技银行,创新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制度,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帮高科技企业扫清发展障碍,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打造焦作经济升级版。

  市科技部门一要强化项目带动,突出科技引领,围绕十大产业,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深化科技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继续实施创新券制度和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创新中小企业科技融资渠道;探索改革科技成果鉴定,激励企业及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三要建设科技大市场,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四要搭建公共研发平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力争培育筹建5~10个重大公共科技研发平台,推动十大产业转型升级。五要强化科技招商,促进协同创新,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六要积极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科技企业库、科技项目库、科技成果库、科技人才库等科技“四库”。 (市科技局局长陶立栋)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多重功效。我们要健全城镇化规划体系,重点抓好城市总体风貌、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规划编制,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和引领作用;加快郑焦融合,运营好焦郑城际铁路,启动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项目;加快焦修博武一体化,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强县城建设发展;创新城镇化保障机制,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研究制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关配套改革办法,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和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抓好新市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城镇贫困家庭和农村转移人口住房问题;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明年开工建设6386套、基本建成5000套;完善中心城市供排水、燃气、供暖、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东区热电机组和龙源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建设;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加大政府资金筹措力度。

  焦作市地域面积小,总体特点是地少人多,更需要集约、节约发展。我们要强力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各个城市组团之间通过生态廊道、公共绿地等实现自然分割,通过快速通道便捷联系,构建既相互独立又资源共享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加快焦修博武一体化进程,加快焦郑融合,完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城市组团、功能区和中心镇规划建设,全力规划建设精品特色城市。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田晋源)

  近年来,武陟县西陶镇党委、镇政府以“城乡统筹、工业振兴、旅游提升、交通支撑、人才培育和开放带动”六大战略为契机,推进陶封工业区建设,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镇。一是多措并举发展传统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渠道,抓实抓好在建项目,全力谋划后续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把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步伐的中心工作,科学编制规划,精心打造宜居城镇,把城市和农村两者的优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形成“园在城中、城在田中”的美丽风光。 (武陟县西陶镇党委书记郭凤文)

  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强基础的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新增高标准粮田20万亩;调整优化种养殖结构,加快“四大怀药”、绿色蔬菜、食用菌、林畜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实施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推进一批节水灌溉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努力保障群众餐桌安全;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出台支农资金奖励性补贴措施,大力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明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总数达到4000家以上;大力抓好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必然途径。近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把转方式、调结构、重质量、增效益作为加快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领域和空间,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统筹协调的农机化发展新途径,全面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 (市农机局局长张东辉)

  下一步,孝敬镇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中将突出“科技、品牌、经营体系建设”三大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是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蔬菜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二是不断提升孝敬牌蔬菜的品牌知名度,立足实体蔬菜交易市场,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借助物流电商平台,创新宣传形式,着力培育名牌蔬菜;三是不断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以此带动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博爱县孝敬镇党委书记赵学勇)

  坚定不移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约占GDP的四分之一,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努力把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构建企业—政府—银行“铁三角”,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强化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政府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要建立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基金,加快建设政府引导基金体系;要深化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合作,完善新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要加强应急转贷平台建设,降低企业“过桥”成本;要紧紧扭住旅游项目建设不放松,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要结合城市水系和新河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旅游餐饮、购物、娱乐街区建设;要推动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划筹建太极文化大学;要健全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动新河商务中心区、各特色商业区加快集聚企业、项目和要素,加快提升承载能力;要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联通、虚拟实体结合,探索形式多样、市场接受的新兴商业模式,如线上便利店、嘀嘀打车等,在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上抢占先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解放区作为中心城区,坚持以建设商贸强区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8%以上。下一步,解放区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大区。一是着力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二是加快物流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三是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引导房地产业规范发展,重点发展经济楼宇;加大电商、咨询、金融项目的招商力度,打造解放电子商务产业园(带),推动新兴服务业转型升级。 (解放区委书记原永宏)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旅游工作而言,就是加快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节约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标准化转变。一是狠抓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示范市创建工作,着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二是狠抓旅游信息化工作,使广大游客在景区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智能游览、网路购票,大大方便了游客。三是狠抓旅游环境治理工作,保障赴焦游客的合法权益,规范焦作旅游市场秩序。

  (市旅游局局长赵卫星)

  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始终把民生摆在首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集中力量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解决一批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就业,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加强城乡低保救助,切实抓好临时救助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工作;制定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办法,全面落实城镇医保按比例报销上不封顶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施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制度;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积极推进职教园区二期建设;统筹推进焦作大学、焦作师专升本工作,支持河南理工大学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办好第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创建全省全民健身示范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治理大气雾霾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清水、乡村清洁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础性制度,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看病医疗问题,2014年年初,我市列支200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临时救助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工作,让突遇不测、因病陷入困境的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下一步,各级民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城乡低保救助工作,切实抓好临时救助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工作,为困难群众编织严密的安全保障网。

  (市民政局局长陈战胜)

  市教育部门将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为抓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的孩子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为我市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动县市区配套出台扶持民办教育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来我市投资办学;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对中心城区“一盘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新学校;实施100个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建设,落实“全面改薄”工作任务,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成一批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加快推进新城小学、龙子心学校二期、韩公教育园区小学幼儿园、丰泽园小学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用。(市教育局局长王峙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