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15元旦特刊·焦作脚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常态下奏响精彩乐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奏响精彩乐章
——2014年焦作市十大新闻
(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日报社、焦作广播电视台、焦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焦作市新闻学会评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詹店立交桥工程。 刘金元 摄
  德众保税中心。 赵耀东 摄
  福沃众工。 刘金元 摄
  引黄入焦工程。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省运会文艺表演。赵耀东 摄
  市区一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神华国能焦作电厂。赵耀东 摄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一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1 干部转作风 群众心里暖

  我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省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后,市委常委带头学习,带头开展宣讲活动,带头建立联系点,带头征求意见建议,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带头认真整改,“从领导做起”成为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市委常委共下基层调研361次,调研时间人均超过1个月,形成中心城区重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市直机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等情况的调研报告24篇。目前,市委班子征求到的456条意见建议中,已整改落实185项,近中期整改107项,长期整改106项,进行政策解释58项。人民群众期盼的实事已启动159项,完成54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已启动157项,完成74项。紧紧围绕“四风”问题,在落实好中央21项专项整治、省委5批36项专项整治基础上,狠抓我市48项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2 建设美丽焦作吹响冲锋号

  宜居焦作初露峥嵘

  2月19日,我市召开加快经济转型建设美丽焦作动员大会。8月份,我市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通过推进城市水系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实施“蓝天”“清水”“绿地”工程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引黄入焦”、南水北调工程全线贯通,新增7000亩水面,城乡面貌明显改善。30台新能源公交车亮相我市,28路成为我市首条环保新能源公交线路。弘扬焦作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塑造美丽焦作人,增强城市软实力,进一步彰显人文美。

  3 十大建设加速推进

  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

  铁路全长77.8公里,项目总投资92亿多元的郑焦城际铁路进入联通联试阶段,云台山支线的配套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总干渠及两岸保护性绿化带建设已经开始实施。总长度53.6公里的林邓线绿化工作已经完成。1~11月份,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2亿元,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1亿元,均提前完成投资计划。“引黄入焦”干渠、大沙河带状湿地主体工程完工,大沙河迎宾路段形成5.4公里水面,城市水系防洪、补源、生态、景观等功能已经显现;太极体育中心建成投用,龙源电厂1号机组正式运行,焦作电厂异地扩建1号机组、龙源电厂2号机组即将试运行等一批十大建设项目建成见效,为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为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支撑。

  4 产业集群快速扩张

  多项指标俏领中原

  在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在豫北组排名第一,创下历次观摩评比的最佳成绩;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和沁阳市产业集聚区成为2013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入选数量仅次于郑州,排名全省第二;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成为2013年度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武陟县产业集聚区、沁阳市产业集聚区、博爱县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二。目前,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6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0个,王府井百货、鸿运国际商城、浪潮集团、银江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5 我市行政审批新机制

  正式运行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从7月1日起,我市行政审批新机制开始运行,如期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的庄严承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大力简政放权,建立首席代表负责、并联审批、全程代办等新机制,开通网上服务大厅,市本级各类事项由718项压减到253项,压减量居省辖市首位,压减率达65%;简单事项实现即收即办,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四证一章”办理不超过2个工作日,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政府效率效能全面提升,新增市场主体1.9万余户,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6 更加重视科技投入

  创新引擎持续发力

  坚持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继续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效应初显。市本级科技投入再度翻番,居全省第三位。继续实施创新券、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兑现创新券832万元、贷款贴息565万元。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新增院士工作站7家,总数达20家,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总数达82家。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一期建设加快推进,焦作科技大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总数达43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

  7 我市小麦实现“十二连增”

  创六项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今年我市271万亩小麦单产突破557.6公斤,总产达151万吨,均创小麦生产历史最好成绩,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经国内小麦专家测产验收,今年我市小麦高产创建连破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方、整乡推进、整县制推进、高产攻关田6项全国纪录。其中,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经国内小麦专家实打验收,亩产高达821.7公斤,创造了我国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收最高亩产纪录。

  8 盛大赛事牵手美丽焦作

  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在焦举行

  9月19日下午,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在市太极体育中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宣布运动会开幕,市委书记孙立坤致欢迎词,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主持开幕式。据统计,在本次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青少年竞技组取得了112枚金牌、89枚银牌、84.5枚铜牌,总奖牌数285.5枚,赛会金牌数仅次于郑州,银牌数、铜牌数、总奖牌数及总分均位居全省第一;社会组位居全省第一,共获得一等奖83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6个。赛会比赛成绩首次在金牌、奖牌、总分三项超越洛阳,位居全省第二位,实现了我市由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迈进的目标。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焦作城区段顺利通水

  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12月12日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的陶岔渠首正式开闸放水,经过几天奔流,丹江水于16日到达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全长1432公里,共流经19个城市。我市是唯一一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穿城而过的城市。该工程穿越城区长度8.8公里,是通过聚土成渠打造的一个人工悬河工程。在16日的通水现场,中央电视台南水北调报道组对通水实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各级干群努力下,我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10 焦作旅游实至名归

  旅游目的地满意度全省第一

  12月26日,全省2014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出炉,我市以83.74的总得分名列全省第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2014~2015年度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公示结束,云台山景区从全国通过评估验收的176家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唯一一家全国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在5月1日的《东方时空》“景区服务,口碑是关键”的新闻报道中,云台山以第二名的成绩荣登景区服务正面评价口碑排行榜。市旅游局加入亚太旅游协会。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