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事·体育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安监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安全生产
朝鲜谴责美国实施追加制裁
2015,焦作体育更精彩
印尼又发现巨大疑似客机残骸
何振梁因病去世
接“利”
城市“文明大考”为何奇招频出
“封门创文”
不要让建筑工人 再为讨薪掉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文明大考”为何奇招频出

作者:□冯国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每三年一度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正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这块“金字招牌”,近百个城市全力备考,有的使出各种“奇招”,如武汉动员不少大妈走上街头拉起红线,阻止行人乱闯红灯,网友戏评“武汉有一怪,老太街头把绳拽”。不过也难怪,武汉连续11年与文明城市失之交臂,今年获得评选资格后格外“认真”。

  城市全力备考,是因为“全国文明城市”含金量大,被称为“城市最高荣誉”。评选内容囊括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等多个方面,可谓横向到边、细致到底。文明城市申报门槛高,申报前须先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一关,还要再过检查组的“暗访”关,难度不小。

  正是因为有难度,一些地方为了获评临时抱佛脚搞突击,甚至不惜使出极端招数应考。在过去的三届评选中,有的城市大费周章,怪招频出。郑州市为迎接检查建了“遮羞墙”,济源市发起“全民捡烟头”运动,还有些城市关闭了小店。这些措施既兴师动众又劳民伤财,引来舆论质疑。

  煞费苦心的备考,折射出城市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文明城市创建和日常工作并非“两张皮”。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对“乱摆卖、乱摆放、乱搭建”的日常巡查,环卫部门每天对街道路面的清扫保洁,交警部门对市区交通秩序的日常疏导,这些既是参评指标,也是部门日常工作。显然,如果这些日常工作切实做好了,责任真正落实到位了,既是在滋养城市文明,也是为文明城市评选提供正能量。

  一个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种人文关怀,是让人有愉悦生活的环境。创建文明城市贵在平日之功,决不是一朝一夕干出的政绩,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城市管理者实在不必过分纠结于文明城市的“封号”,而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实干求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