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直各单位迅速组织学习,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谋划2015年的各项工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营造浓厚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市发改委重点做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一是围绕创造新优势牵头抓好以十大建设为主的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十大建设和省市重点项目任务。二是围绕提质增效抓平台载体,力争两家以上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行列,力争1~2个特色商业区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三是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抓转型,积极推进工业十大产业转型发展,牵头做好铝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孤山湖和九渡中型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力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走在全省前列。四是围绕新型城镇化抓提升,出台焦作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五是围绕增动力抓改革,牵头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六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抓实事,继续实施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七是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编制好“十三五”规划。
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财政局迅速行动,周密谋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大力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改进预算管理方法,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认真分析财源结构和税收形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安排好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十大建设筹足备够发展资金;着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运用效果。
市商务局处于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前沿阵地,该局确立了“强力推进开放招商,提高对外贸易质量,扎实推进商务惠民工程,着力增强消费、出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工作思路,并确定了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的工作目标。围绕工作目标,着力推进产业集群招商、电商产业招商;着力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积极做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谋划,决定要充分发挥好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的扶持引导力度,努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狠抓工业转型升级,着力稳运行调结构,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完善投融资平台、提高资金保障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开放水平,深化“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加强经济运行、深化企业服务等六个方面做好文章,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转型发展大局,发挥人社工作作用,在“保障民生、服务发展”上作出部署。重点抓好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重点联系城市、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全省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市和全省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抓好十万个就业岗位推荐、十万人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服务提升等计划,为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更有力地支撑。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人事人才服务、劳动维权服务,抓好人社部门自身建设,为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市审计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保障中央和省、市政策落地生根,当好决策部署的“督查员”;深化财政审计,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和发挥效益;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和民生与专项资金审计,堵塞漏洞;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作好与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提高审计效率。
市农业局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创新思路,提出要坚持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主要目标,认真抓好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农村改革攻坚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新思路,明确工作新要求,拿出落实新举措,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
焦作供电公司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提出2015年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加快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建设,着力开展“低电压”问题治理,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重点推动农电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以深化农电体制改革为主线,健全农电持续健康发展新机制;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精益化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完善与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的全方位、多渠道联络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供电服务和安全用电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本报时政新闻采访部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