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女对她从叫“姨”改叫“妈”,丈夫家从贫寒、清冷到富足、温馨,十几年来,杨丽用一颗爱心温暖、感动了全家,靠吃苦耐劳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
2000年,杨丽从济源市轵城镇耿章村嫁到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时,丈夫郝东成家里仅有几间旧房和几间土窑,并外欠4万多元债。同时,除了一个六七岁的继女郝雪艳,她还要与聋哑大伯哥、智障二伯哥在一起生活。
面对这些困难,杨丽对郝东成说:“只要咱两人一心,吃苦肯干,没有蹚不过的河、爬不过的山。”
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杨丽和丈夫借款办起了养猪场。从拉沙、拉砖、备料,到盖房、垒猪圈,再到拉水、进料、碎料、防疫和除粪,两个人一道辛勤打拼,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杨丽常常是忙完农活忙家务,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还经常背着女儿上下学。家里有啥好吃的,杨丽会先想着郝雪艳和两个伯哥;至于衣服鞋袜,也是为伯哥和继女备齐了,再为儿子和丈夫买。
郝雪艳在济源市汇源中学上高中时,杨丽经常顶酷暑、冒严寒骑车为她送馍、送菜、送水果。郝雪艳大学毕业后,想考驾驶证,杨丽全力支持,为她支付了培训费用。郝雪艳想做生意,由于资金紧张,郝东成不同意,杨丽知道后,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到朋友处借了几万元,帮助郝雪艳在济源开了一家童装店,让她走上了创业之路。
为了照顾两个伯哥,杨丽买来工具,为他们刮胡、理发。两个伯哥到公共浴池洗澡不方便,她就买来太阳能热水器和浴霸,在家里建起了浴室,让丈夫和儿子轮流陪同两个伯哥洗澡;还让儿子经常为伯哥洗脚,自小培养儿子孝亲敬老意识。为了两个未成过家的伯哥老年有所依托,她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几千元为两个伯哥各自办了一份养老保险。
现在,郝雪艳和杨丽的关系不像是母女,更像是朋友、闺蜜,两人之间无话不谈,郝雪艳对杨丽的称呼也由“姨”改成了“妈”。前年夏天,郝雪艳在上海实习时,用自己打工的钱为杨丽买了金耳环;去年农历三月初二,杨丽过生日时,郝雪艳又送给她一个吊坠。
“做女人就要忠于丈夫、侍奉亲人、善待儿女。”这就是杨丽的生活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