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老农民》说正宗俚语 激起观众乡土情结
老鹰登顶NBA最新一期实力榜
足总杯第四轮抽签 曼联喜迎剑桥之旅
CBA联赛拟建立“黑名单”制度
中国15家雪场参与国际儿童滑雪节
房祖名 9日出庭受审
2015F1中国站4月奉上极速盛宴
王思聪 炮轰《我是歌手3》难听
《感谢这一刻》将改编成电影
麦当娜 巨款租屋遭拒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农民》说正宗俚语 激起观众乡土情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资料照片)
 
   

  由张新建执导,陈宝国、冯远征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老农民》正在热播。这部以农民为题材的电视剧自开播以来就引起城市观众,尤其是“双室人”(办公室人群+教室人群)的青睐。这其中不仅有陈宝国、冯远征、牛莉、蒋欣等明星的光晕效应,更得益于该剧接地气的人物语言。

  正宗俚语:激起观众的乡土情结

  在《老农民》中,当牛大胆看见乔月不会犁地时,生出了组成“互助组”的念头,其中一句台词令很多观众动容:“这就和给驴浍(kuai,三声)痒痒一样,你浍两下、他浍两下就好了。”“浍痒痒”就是挠痒痒,属于山东方言。剧中还有一些俗语也颇为有趣,比如有两个人物对话:“你这不拉人屎的货……别拿自己当老虎。”“不拉人屎的货”其实是句骂人话,说对方不是人,但用乡村俗语说出来,自然透露着一股天然的野趣。而当对方嘟囔着回嘴时,骂人的主子又炮语连珠,继续骂着“别拿自己当老虎”,意

  思是你不但不是人,连兽中之王都排不上。这些方言俚语的使用,不但给了观众极大的亲切感,更温习了地道的家乡幽默,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电视剧的印象。

  编剧和导演的接地气之作:高满堂耗时5年,张新建亲历往事

  《老农民》接地气的语言,得益于编剧高满堂历时5年来的采访和导演张新建的二度创作。高满堂表示:“为了写《老农民》,我用了5年的时间作了6个省的采访——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浙江、黑龙江。采访的对象是当年的工作组组长、人民公社社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长,一直到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一共采访了200多人……现在荧屏上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可以‘流通’的——脸谱化,放哪儿都可用。我的人物不是这样。我要的是‘手工制作’。《老农民》里的牛大胆这个人物,我们光谈就谈了3年,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借鉴。所以《老农民》的创作过程就一句话: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而导演张新建则表示,对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老农民》中的许多事都经历过,这也难怪《老农民》会让观众看后直呼过瘾。

  制作用心:无声语言拿捏得当

  《老农民》不仅人物语言的细节处理到位,而且无声语言也拿捏得当,是该电视剧的亮点之一。比如生产队用砘轱辘撵地的情况,许多年轻观众可能都是第一次遇见。实际上,砘轱辘的作用是在播种时,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起到保墒的作用。苗子出得好不好,与砘轱辘拉得好坏关系重大。拉砘轱辘讲究步子要均匀、稳重,不能太快,太快容易飘、压不实;也不能太慢,太慢不出活儿,也容易压得过死。如果说一盘佳肴给人的感觉是回味无穷的话,那么,《老农民》通过人物语言、画面语言等细节的设计和处理,绝对是给这盘菜加分的一项。它看起来过瘾,回味亦很足,值得咂摸。

  辛 渔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