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直各单位迅速组织学习,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谋划2015年的各项工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营造浓厚氛围、提供坚实保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密结合住建工作实际,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普法宣传活动、作风建设、推动城乡建设和转型提升结合起来,精心谋划2015年各项工作。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表示,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住建事业发展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认真研判新常态下住建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找准住建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结合点,进一步增强住建转型提升的科学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住建惠民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焦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旅游局以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美丽焦作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紧紧扭住旅游转型升级项目不放松,培育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完成中心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我市水系和新河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旅游餐饮、购物、娱乐街区;强化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强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整合全市旅游促销资源,引导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形象、旅游品牌宣传,扩大焦作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大旅游改革创新力度,支持、指导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报;扩大旅游开放,积极与电商合作营销旅游产品,搭建旅游电子服务、营销、监管平台。
市民政局把会议精神融入到2015年各项民政工作谋划中。突出重点,打造民政工作亮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全省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市。继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重点加强城乡低保救助,切实抓好临时救助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工作,为困难群众编织严密的安全保障网。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大力加强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市司法局在学习贯彻市委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一是要从更高层次上创建法治焦作。要深化“法律七进”,带动全民学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丰富宣传形式,弘扬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创新工作模式,推进法治创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基层、行业依法治理,提升全市法治化建设水平。二是从更高起点上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立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从更高要求上深化法律服务。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挥十大建设律师服务团的优势,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上来,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教育发展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的重大变化,认真研判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找准教育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结合点,提升教育公平惠民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认真谋划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推进教育转型提升。
市卫生局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抓发展,争取、谋划、筹备一批项目,不断拓展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空间;抓管理,突出学科建设,保障群众就医安全规范;抓服务,巩固完善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落实惠民便民举措;抓统筹,坚持城乡并重,新老城区并重,打造城市15分钟健康服务圈,促进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市文广新局围绕会议精神,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确保完成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任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二是重点服务好十大建设、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等项目,推动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单位转型升级,扶持太极拳、绞胎瓷、檀溪堂漆器、天目瓷等文化企业发展;三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积极开展和参与市外、省外和国外的各项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市人口计生委围绕我市被评为全省人口均衡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这个机遇,扎实做好人口均衡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建设工作;围绕生育政策调整,全面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围绕基本任务,扎实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围绕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兑现“一票否决”。
市工商联把贯彻全会精神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与省工商联执委会议精神相结合,对2015年工作进行再谋划、再细化。积极筹备召开市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加强与骨干企业联系,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创新工作途径,开展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百企进焦作”活动,举办“怀商课堂”讲座,不断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管理、法律、技术等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本报时政新闻采访部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