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卫国宾的“平衡术”
加快工程进度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案件审理坚持“四化”标准
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
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发送短信促廉洁
职教航母,载誉挺进2015
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
抓住新机遇 再造新优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卫国宾的“平衡术”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与解决群众诉求之间找到一个满意的平衡点,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多赢。这个平衡点,就是经济利益和群众利益‘两个最大化’。”日前,孟州市西虢镇党委书记卫国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卫国宾在乡镇工作的多年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追求经济利益和群众利益“两个最大化”作为执政理念,并为之努力践行,才使西虢镇在中原大地强势崛起,连续6年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之列。5年间,该镇工业总产值从不足70亿元增长到230多亿元,财政收入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8300万元,分别增长了3倍和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连年大幅增长,位居焦作市前列,其提速之猛,效益之好,令人惊叹不已。

  卫国宾是5年前到西虢镇工作的,当过镇长、镇党委书记。多年来,他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为政之要,勇担当、敢作为、谋发展。他说:“为官就要有为,有为就要大力发展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是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0.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该产业集聚区就坐落在西虢镇这片宝地上,每一块土地的征迁,每一个项目的落地,每一个企业的建成投产,都离不开西虢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辛付出。卫国宾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西虢人的奉献和付出,就没有产业集聚区今日的辉煌。”而西虢镇的干部群众说,最操心受累的还是他们的卫书记。

  2013年春节前夕,占地300亩的中原内配三期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离来年开工只有2个多月时间。该工程中心地带有一处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公墓,占地六七十亩,有坟茔上千座,涉及西虢村家家户户,要顺利实现迁坟,谈何容易。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拿下。卫国宾带领镇村干部深入西虢村,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耐心细致做有异议群众的思想工作。春节过后,卫书记精心挑选一批精兵强将,组成14个工作组进驻该村。在公坟搬迁正式启动后,卫国宾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带领迁坟工作组围绕群众需求,全力以赴搞服务,从起坟到迁入新修建的墓地,不让群众花一分钱,连寿衣、烧纸等所有花费都由镇里埋单,和谐征迁感动了群众。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西虢镇仅用50天就完成了中内配三期西虢村1238座公坟的搬迁。该企业负责人说:“50天迁移上千座坟茔,太不容易了,得益于卫书记和干部群众的真情付出。”

  像这样为落地项目协调占地的事儿不胜枚举。去年,卫国宾共为大北农饲料、平康牧业、真空玻璃等工业项目以及雨污管网、韩山文化产业园、韩园东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协调用地3000多亩,拆迁建筑8000多平方米,保证了这些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占地拆迁攻坚战。

  卫国宾在全力服务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同时,以强镇富民为己任,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为了打造好环境,卫国宾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从4年前的一条过境省道和半条工业路,发展成今天的“四横九纵”路网。他还创新了“前期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项目服务模式。良好的投资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大批项目的落地。5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镇共引进外来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亿元以上项目22个,完成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8个。该镇的干部群众说:“5年这样多大个头项目落地,每个项目都有卫书记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卫国宾常说:“人民群众为项目落地、经济发展,舍小家、为大家,付出了很多,但决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要让他们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他是这样说的,也说这样做的。

  2011年,中原内配三期用地涉及西虢镇敬老院拆迁,不少老人得知要拆迁的消息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两位年已八旬的老人无儿无女,在这里生活十几年,现在听说要拆迁,说啥都不同意。卫国宾得知情况后,亲自登门拜访,像对待家里亲人一样劝解,但还是被老人从屋里推了出来。面对老人的不理解,他没有生气,而是三番五次去看望老人,一天、两天、三天……老人终于被他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了,说“孩子,你不用再来了,俺们同意拆迁”。卫国宾为了老人们晚年幸福,专门协调安排老人搬进了条件优越的孟州市第二中心敬老院。之后的几年间,他不忘老人冷暖,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去看望,不让老人们感到孤单。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卫国宾为此操碎了心。他每次协调企业占地时,都在土地流转、征迁补偿等方面,全力维护群众利益,还把企业用工当成首要大事儿来协调,为全镇青壮年劳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了条件。如今,该镇有8成以上的青壮年都在驻地企业上班,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每人一年可收入2万多元。该镇被占地农民,占地费和打工钱加一起,农户收入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增长,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卫国宾心系百姓,一心为群众谋福利。5年来,西虢镇连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全镇已实现了道路、自来水、电力、通信户户通,有线电视覆盖面达到90%,互联网覆盖面达到80%。依托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近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连年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农合、新农保实现全覆盖;村村建成文化中心,村村安装视频监控;开通“四横九纵”道路及绿化87公里,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高。群众说:“西虢人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俺们的卫书记。”

  记者手记

  有为、善为、务实、低调,这是卫国宾接受记者采访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他不善言辞,没有豪言壮语;他不想宣传自己,说干的还不够好。但记者从西虢镇这5年发生的变化中,从他为群众做的一件件实事儿、好事儿中,从西虢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中,看到的是他勤政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心系百姓的民本情怀。卫国宾五年如一日,用默默的奉献,无声的行动,践行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曲为经济赢发展、为百姓谋利益,镇强民富的多赢赞歌。卫国宾勇担当、善作为、谋发展的精神,值得广大基层干部学习。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